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

第一千零六十章 立场(2/4)

陆穿不敢瞎来,前期调研做的很足。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南京南京》这部戏特意采用了黑白胶卷拍摄。

    因为这项目是老美资方看完《可可西里》后,主动找到他,花钱想拍一部华夏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也是故意用黑白胶片拍摄,体现那种历史的沉重感。

    他模仿了这个表现手法。

    而陆穿这个人的画面品味不咋地,色彩修养不是太高的样子。

    莫说和老谋子比,与陈诗人比都差远了。

    黑白画面很好的遮掩了他的这一弱点。

    导演爱自己的作品,如父母爱子。

    更何况是花费了数年精力才创造出来的作品。

    着急,说不得,可以理解。

    但表达态度得注意方式方法。

    而陆大导这人,偶尔会狂犬发作,经常偶尔。

    是典型的小心眼,气量不大。

    在性格方面,其实与陈诗人多有相似之处。

    后来就因为《九层妖塔》被同期的《夏洛特烦恼》在票房上虐了,结果追着人家骂了多少年。

    《抓娃娃》上映时还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这片子是“弱智,强碱性电影,是文化的悲哀”。

    被人锤爆了,又说自己账号被盗,这话不是他发的。

    敢做又不敢当。

    欺负的就是沈藤没大背景。

    你怎么不敢骂陈诗人他们呢?

    因为你们帝圈都是一帮的。

    再加上仗着自己是老韩的大宝贝,又有个好爹,与中影关系深厚,一直不缺项目。

    更是有恃无恐。

    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想教育观众的“主流”导演模样。

    张远和他没什么交集,上次在影院碰面时对待对方也相当客气。

    所以完全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一出。

    造成他也有点懵。

    我和你没仇啊?

    就因为票房不如我,就犯狂犬病了?

    可惜我不是沈藤。

    “冯导,我们什么关系,多熟悉,我能不了解您的性格。”

    “这事你不会掺和的,准是有人自己脑袋不清楚。”

    “太对喽!”冯导听他这么说,放心了不少。

    “还有件事,王总让我带个话。”

    “他说《叶问》的票房很好,你应该能赚不少钱。”

    “里子有了,面子就不要过度强求。”

    “因为这件事不好办,《南京南京》这部戏很特殊。”

    “他说你很聪明,应该能懂他的意思。”

    小王特意让冯晓刚带话给他。

    张远点头表示明白,道谢后,才放下电话。

    桦宜是为了他好,才提醒?

    不至于。

    主要是他才演完《风声》,桦宜也怕他出问题,影响自己的作品。

    王家哥俩和陆穿认识。

    因为他的处女作《寻枪》,老韩当年就是拉上了桦宜一块投的钱。

    但是和老韩拉着他们投的《荆轲刺秦王》一样,赔了。

    可以说,陆穿和陈诗人这俩坑货是推动桦宜不再用外姓导演,专注培养自己人的动力。

    这帮帝圈关系户实在是不行。

    尤其陆穿,拍个《寻枪》愣是被姜纹给怼哭了。

    当年拍《红高粱》,姜纹也是成天和老谋子呛呛。

    并且还当面怼老谋子是头一次拍电影,什么都不懂。

    可老谋子也没哭,反而片子越怼越好。

    有本事,有理,是不会哭的。

    “桦宜说的也有道理。”

    这一天,拍戏间隙他都琢磨着对方的话。

    这件事和往常不同。

    另一边,华夏那头可没有法兰西这么安静。

    都炸锅了!

    张远不在国内,有人当众这么说他。

    他公司的那些人,以及身边的朋友都被吓到了。

    互相交流,也有给他来电话的。

    大多自动夹紧尾巴做人,生怕之后出大事会牵连到自己。

    光线传媒的《娱乐现场》深入报道了这次发布会上的言论。

    这节目是光线首创,华夏最早一款制播分离的电视节目。

    因为一般的电视节目,无论法治,综艺,都是电视台自制,或者参与制作。

    而《娱乐现场》是光线制作,然后像电视剧一样,卖给各大电视台。

    这节目牛逼的地方是光线在帝都,魔都,广州,台北,香江,首尔六个地方都准备了工作室和工作团队,事实获取和报道各地娱乐新闻。

    也因为其时效性,准确度都很好,所以一些没有过多精力花费在娱乐新闻上电视台,都买了这款节目。

    光黑吉辽这东三省,就有超过30个地方台播出《娱乐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