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行礼,答道:“学生狄仁杰在此!”
帘幕后的武媚娘仔细打量狄仁杰,十七八岁的年纪,英俊正直。
她十分欣喜。
“除了狄仁杰,你们都退下吧。”武媚娘接着说。
“听说你们都学识出众,陛下已经看过试卷,非常赞赏。”
“但狄仁杰还需本宫详询。”
狄仁杰面色大变,以为自己在试卷上写了什么出格的话。沉默中,他低下头,不敢为自己辩解。
其他九人欣喜,转身离去。原以为殿试会很难,没想到如此轻松结束。
“狄仁杰,随本宫换个地方详谈。”武媚娘起身道。
狄仁杰低头行礼,不敢拒绝,跟着宫女们离开了龙德殿。
他们进入养心宫,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
“你们都退下吧。”武媚娘吩咐道,“我想跟狄仁杰私下聊一聊。”
宫女们恭敬地行礼退出,门随之轻轻合上。
狄仁杰悄悄打量着武媚娘,大致猜出了她的身份。传说中,李治娶了一位年轻的皇后,而眼前的她,美若天仙,更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狄仁杰,这里没有外人。”武媚娘指向旁边的座位,“过来坐,不必拘束。”
“这……”狄仁杰行礼,“学生不敢,怎能与皇后娘娘同坐呢?”
武媚娘微微一笑,心中暗赞,狄仁杰果然是魏征大人看中的人,竟然能猜出她的身份。
“本宫让你坐,你就坐。”她接着说,“你知道本宫为何单独留下你吗?”
“还不是因为你才学出众,这样的才华在大唐实属罕见。”
“本宫看过你的试卷,对大唐的弊病了如指掌,只是苦于无处施展。”
“本宫想给你机会,也希望你能为陛下分忧,不知你意下如何?”
武媚娘向狄仁杰抛出了橄榄枝。如今朝廷动荡不安,而狄仁杰虽心系大唐,但目前只是一名一心报效国家的书生。
狄仁杰躬身行礼,明白了她的意图,随即答道:“学生愿为大唐的江山竭尽全力。”
这话颇有深意,狄仁杰听出了武媚娘的言外之意,却假装不解。
他无意卷入朝廷纷争,只想成为像魏征大人那样的清廉官员。如果皇后不提供这个机会,狄仁杰也不会强求。
“哈哈哈……”武媚娘起身鼓掌大笑,“果然非同凡响,如果你答应,本宫反而看不上你了。”
“很好,希望怀英能为大唐的江山鞠躬尽瘁。”狄仁杰连忙跪下。
皇后居然直接称呼他的字,这让他有些意外。
“本宫认可你的才能,无论为本宫,还是为陛下,都是为了大唐。”
“怀英,别多想,本宫并非心机之人。今日与你交谈,只是想了解你,然后推荐给陛下。”
原本武媚娘确实有意招揽狄仁杰,想培养他成为自己的亲信。然而见到狄仁杰本人,发现他性格正直,不可能完全效忠于她。但狄仁杰的才华出众,她不忍埋没。
于是,她只好将狄仁杰推荐给李治。殿试结束后,经武媚娘引荐,李治彻底接纳了狄仁杰,先让他在大理寺任职。随后,狄仁杰步步高升,晋升速度之快,仿佛坐上了火箭。
如今李治的小朝廷,没有李世民时期那么多人才。但有了狄仁杰,朝政风气焕然一新。李治的朝廷重臣,也从李世民时代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过渡到褚遂良、上官仪和狄仁杰。
魏征三人科举结束后便隐居印台山,不再过问朝政。褚遂良和上官仪都是老臣,无法给予李治太大帮助。只有武媚娘挑选的狄仁杰,能为李治排忧解难。
......
一年间,大唐历经风雨,逐渐恢复生机。然而,西突厥又开始躁动不安!
一封充满嘲讽意味的信函,送到了唐高宗李治手中。一年的时间,即使是傻子也能胜任皇帝。何况李治虽懦弱善良,却并非愚笨,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
大唐自林川时代起,就不惧战争。如果不是李世民中期朝政混乱,也不会采取和亲的权宜之计。
“念!”李治眯眼说道,“上面写了什么!”
王座上的李治气度非凡,更显其父一代雄主的威严。朝臣纷纷点头,陛下成长太多了。
狄仁杰手持信函,深吸一口气,大声朗读:
“久闻大唐曾有英明君主天可汗李世民。”
“久闻大唐曾有令我们抬不起头的天将林川。”
“可惜,如今两人一死一失踪。”
“又听说,当今大唐皇帝是林川之子,这让本王甚是欣喜。”
“我父死于天将枪下,如今也想见识一下天将之子有何本事……”
读到最后,满朝文武的脸色都沉了下来。李治压抑着怒火。
“陛下,这……”狄仁杰说,“此战不得不打。”
“以大唐现有的实力,自然要与他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