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一百八十一章:不如一个孩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不如一个孩子(2/2)

    胸怀呢?

    都喂狗了吗?!

    还是夸赞着晏旭在说,岂非更是在指责朝廷没有容人之度?

    这是在放什么狗臭屁啊。

    老皇帝这一瞬间都觉得:自己以前给太子请的太傅、其实都是去教导太子荒唐文学去了。

    “父皇!”

    太子喊了一声。

    他没有听出陛下语气背后的潜藏之意,他只觉得陛下现在表情尚好、语气尚温。

    这就明显在表示:陛下也有赞同这个提议的想法。

    因此,太子的态度就更加坚持。

    非但没有站去一边,反而上前一步,抱拳就道:“若说晏旭进入朝廷成文官后、能与其他的武将割裂关系。”

    “但父皇您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了,西南侯世子和晏旭同气连枝、打断骨头连着筋,要割裂也只会是明面上儿的割裂。”

    “父皇,未雨绸缪,不得不防啊!”

    太子说完,就动了动身子,趁机朝侧后两边、各瞟去一眼。

    他也想获得一片附议之声。

    可惜,什么都没有听到。

    根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他。

    太子就忽然觉得空气有些安静,整座金銮宝殿内,似乎都变得诡异起来。

    令他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猜测:自己可能说错话了。

    可不等他想明白、自己到底哪儿说错了,就听到陛下一声厉喝。

    “滚出去!”

    这是连训诫他都懒得了。

    太子很懵,却不敢反抗,只得转身,求救似的看向王福庭。

    希望对方能给自己点儿提示、或者能保住自己的颜面、别丢得这么厉害。

    王福庭的两眼却只盯着地面。

    太子黯然地退出了大殿,背影都显得无比惶惑和无助。

    他可是堂堂一国之太子啊,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被喝斥滚出去……

    此刻连他的脚趾头、都在告诉他:“你与帝位无缘了。”

    王福庭也感觉到了。

    但他也没有站出去支持柳如晦。

    有很多时候,陛下会跟人唱反调。

    支持的人越多,陛下就越会怀疑那些人、越不会同意。

    王福庭只在想:怎么打击一下建王的声誉。

    拯救己方最好的法子,就是拉对手一块儿下水。

    最近建王的势头,可是越来越盛了啊。

    而老皇帝,在瞥见王福庭低垂的脑袋后,就转移了视线,看向了建王。

    “鸿建,你来说说。”

    这个老三和赵云义私下有来往的事,老皇帝也听说了一二。

    并未阻止。

    甚至把赵云义关起来,让赵云义在很多事情上、不得不求助老三,也是老皇帝故意为之。

    现在,柳如晦弹劾到了赵云义的头上,老皇帝不愿意让自家三小子、再缩在后头。

    这会显得三小子很没有义气。

    投靠、投靠,指的就是有事的时候、靠山能帮忙。

    在这方面,老皇帝还是觉得自己的三儿子、缺少了一些该有的担当。

    就像科举舞弊之事闹出、书子们静待朝廷反应的那时候。、

    身为书子们追崇的赵鸿建,却只想明哲保身、还想从中渔利,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头。

    就是在自毁根基、丝毫没有勇于担当的气魄。

    老皇帝一直想挽救、三儿子在这一部分的声誉,却苦于没有机会。

    现在有了,他就把这机会踢给了三儿子。

    支持太子一方的臣子、眼神就暗了暗。

    支持建王一方的人,眼神就亮了亮。

    他们知道:这是对建王提升影响力、最好的机会。

    一边太子被撵了出去,一边建王如果再好好表现一把的话,相信支持建王的人会越来越多。

    “建王,要抓住机会啊,要反对柳如晦啊。”这些人在心里默念。

    赵鸿建却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对自己提问是这个意思。

    听问,他有些不情不愿地站了出去。

    脑中飞快地转着念头,权衡着各方面的利弊。

    再偷觑着父皇、和一些臣子们的脸色。

    看得支持派们,心神就绷得更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