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的人想看就看、想抄就抄。
如果说:源根论还略有瑕疵、稍显稚嫩,那类似源根论文风、笔调的新试卷、新策论,就让人怎么看、怎么有理。
怎么看、这二者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杨良华也消失出了人们的视野。
此次恩科秋闱,杨良华和朱高峰,都落了榜。
自此,四大才子只剩下西马和东余。
谁也不知道,在背人处,他俩也是狠狠的抹了把虚汗。
差一点儿、差一点儿也折了。
晏旭自己呢,依旧十分淡定和坦然。
看得人牙根儿都痒痒的。
千军万马挤得木桥,挤得有多艰难?挤过的人都知道。
就连朝廷中的大部分官员,想想曾经科举的过程、都仍然心有余悸。
偏偏是晏旭这小子,被质疑谩骂之时稳如老狗。
考前还是稳如老狗。
考后、面对扑天盖地的夸耀和赞贺,依旧稳如老狗。
什么人啊这是?!
还是个人吗这?!
说这是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郎、谁信啊?!
可事实就是事实,任他们有多少羡慕嫉妒恨,晏旭就是稳如老狗……
哦不,不是,是稳如泰山。
他没有去在意那些虚名荣耀,他只关心他的朋友。
杜景辰,落榜了。
考前,杜景辰的心神被一分再分。
先是蹴鞠,再是与火武队弟兄们的分别,再到眼睁睁看着、赵云义独自进入高高的宫墙,再到晏旭遇刺、晏旭被质疑……
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他的心神、怎么都集中不到学习中去。
落榜了。
他在为晏旭高兴庆贺过后,将自己关在屋里、不愿意出来。
晏旭任由他这样呆了一日后,就让卫三踹开了房门。
入眼,令晏旭欣慰的是……
杜景辰并没蒙被捂脸大哭,而是正坐在书桌旁练字。
“要么心神不属、要么把自己逼疯,景辰,你别这么极端行不行?”
晏旭一边说着,一边蹲去地上,将满地被揉成团的废纸、捡进纸篓。
杜景辰不搭理他,且还有新的废纸团被扔了过来。
晏旭好奇之下,打开几团看了看。
原来是家书。
杜景辰不知道该怎么跟家里人解释,就写了扔、扔了写的。
看得晏旭微微笑开。
他坐去杜景辰的对面,提起笔,写了一行字,硬塞到杜景辰眼前。
因为他很怀疑:现在的杜景辰,两耳很不闻窗外事。
杜景辰的思路终于被打断。
他抬眼看了看那行字。
“同路不同行,前后脚之差而已。”
杜景辰趴去了胳膊弯内。
许久之后,他才闷闷出声。
“我会追上你的。”
他能肯定晏旭不会再不要他这个朋友。
但追上晏旭的目标、他永远也不会改变。
其实,他早已对此次会落榜做好了准备。
因此,对于杂事纷繁,他也有点儿故意撂挑子的思想。
现在,他知道他错了。
不过不要紧,还有会试和殿试,万一就被他给追上了呢?
晏旭见他想开,遂就轻拍了拍桌面,提醒道:“我们该去京城了。”
会试,即春闱,不会因为秋闱被加开了恩科、就改变时间。
按照既定的时间来算,还有一年多点儿的时间,晏旭就该参加春闱了。
同年八月,也是杜景辰的秋闱。
“我想回家。”
杜景辰抬起头,表达出了自己的愿望。
给晏旭的感觉:就像一条受伤的小狼崽,只想回家窝起来舔舐伤口。
“行,那你先回去,再帮我带些银子回去。”
晏旭没有反对。
他能理解:杜景辰其实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还挺累的。
这总让晏旭想起:拉磨的驴嘴前、吊着的那根胡萝卜。
且他自己面临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危险。
他也不想杜景辰、这个真正的孩子、受到太多的惊吓。
那会跟他在给对方拔苗助长似的,并不会对杜景辰的成长有多有利。
秋雨绵绵,缠缠悱恻。
晏旭和杜景辰,互道珍重后,各别马头、各奔一方。
……
而另一边。
乔涟溧因为是主考官,处理乡试后期的事务比较繁杂,故而,回到京城的时间、比晏旭晚了一些。
才回来就去宫里交旨,然后回府歇了一日,就被三五好友约去了酒楼。
他们要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