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威宁种的都是晚熟土豆品种,属于加工型和粮食型,做土豆粉的。
“所以放心吧,秋雁十六号就是桐梓的。”骆一航拍拍杨秉承的肩膀。
虽然他入职了农盛集团,但为了家乡嘛,有情可原。
没准下回秦秋雁想吃土豆粉,又弄个适合咸宁那边做粉的土豆品种呢,秋雁——二三十号吧。
“两千八百斤也够了。”骆一航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
“一个店,一天就算十斤,一共一千四百个店,一个月42万斤,五个月210万斤,七百五十亩就够了。”
“打着些富裕,留一千亩。”
“还剩一千亩的产量给本地消化。”
骆一航这是在算要给俏小猫供多少货呢。
试种嘛,用的是农家的田地,产出要按照合同全部收购。
收购价定的是两块五一斤,一亩能挣七千块钱。
因为要担风险嘛,收购价定的高。
试种失败的话就只有保底了,补偿包地和农机肥料等费用,白干一季。
不过看现在这架势,十里八乡能过个肥年。
“下一季扩产怎么样?安排好了么?”骆一航又问道。
杨秉承赶紧回答,“安排好了,跟四个乡镇,二十五个村签订了意向。下一季扩产到一万亩,其中有3200亩是十月下种,试验冬播。冬播收购价定的是三块一,比春播高一些……”
骆一航摆摆手,示意定多少收购价他不管,农盛自己考虑。
“其中有655亩是新开的能升田,产量可能会比较低。”杨秉承又说了一件事。
所谓的能升田,就是来自杜教授那份让他升院士的报告。
《云贵高原坡耕地和中低产田能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开发计划》
能升,应该叫综合能升,就是把土壤改良、高效种植、农田生态等等多学科技术柔和在一起,达到让不能种田的土地能种,地产田变成中产田,中产田变成高产田这样的一个技术。
至于效果嘛,去年一年,让贵州增加了1.74万亩耕地。
当地人不懂什么叫综合能升。
就把新“长”出来的田地叫做能升田。
“那些田毕竟是新田,你多看护着些,别出了纰漏,请农技站的人也多跑跑,别怕麻烦人,他们也很关心这事。这两天你再带我去别的试验田看看,一千米,八百米咱们都跑一圈,做到心里有数。9月1号开始收获对吧,我也会在这儿盯着,农机都准备好了吧,我看有很多田块下不去农机,人手都安排了么?够不够?”
骆一航跟杨秉承一路交代着,绕着这片试验田走了一圈。
看他照顾的都还不错,没发现什么纰漏。
等转回来。
看齐若木那边土样也收集完了,正坐在田埂上还跟杨安秀聊呢。
小姑娘竟然没有不耐烦。
杨秉承笑着显摆道:“我妹妹说了,她要学农,学育种4.0,毕业后也给骆哥工作。”
骆一航指着他笑道:“你们两兄妹这是要赖上我啊~~”
杨秉承挠挠头,嘿嘿傻乐。
骆一航又指了指他,扭头高喊,“走咯,回去咯~~”
“好~~”小姑娘拉着长音,高声应和着跑过来。
齐若木拍拍屁股,拎着箱子在后面溜达。
“听说你想学育种4.0?”骆一航看着杨安秀问道。
小姑娘重重的点头,“嗯,我要学育种4.0。”
一点不迟疑,还是陈述句。
“育种4.0可难,数学得特别特别好,生物也得好。”骆一航吓唬人。
杨安秀高高昂起头,特别自信,“我理科全年级第一,数学可好了。”
嚯,厉害啊。
“微积分你会么?”骆一航又问,这可超纲了啊。
没想到杨安秀大声回答,“会!”
“卧槽!”骆一航吓了一跳,“真会啊?”
杨安秀继续点头,“真会,我哥把他大学课本带回来了,我看着学的。”
还是自学??
“你才十六吧……今年高二?”骆一航惊讶的看着她。
“十五。”小姑娘特别强调,“我小学时候跳了一级,开学就高三了。”
牛批,十五岁自学微积分。
真是好苗子啊。
“老齐,老齐。”骆一航抬头喊道,“你会微积分么?”
齐若木叼着根草棍,溜溜达达沿着田埂走过来,随口说着:“会啊,那不是基础么,不过我数学不行,更擅长有机化学和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学也有些许涉猎,物理也还不错。咋的,你不会微积分啊?”
这家伙,还真是气人。
你一个搞肥料的,学什么物理啊。
你们都是学霸好吧。
骆一航……还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