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顶端粗粗的管道相互连接。
而且不止一条。
周遭围了一圈看着就很高科技的设备,与老旧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根本就不像一个时代的产物。
而这样的厂房一眼望不到边,不知道有多少座。
穿过好几层消毒通道,进入到一座厂房里面。
这里别有洞天。
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被分成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方格,每个方格八米长五米宽,密密麻麻仿佛一个巨大的棋盘。
六七层楼高的空间也没浪费,被隔成了三层。
还是个立体棋盘。
而每个格子里,还竖立着一道栅栏,将各自分成一大一小两个区域。
小的那边空空如也,只有一排矮矮的槽子。
大的那边则或趴或卧或转圈溜达,住着五到十头不等的肥猪。
嘈杂的哼唧声震耳欲聋。
凑近了看,这一头头大肥猪长得可不一般,每头猪脸上都挂着俩大大的黑眼圈。
哈哈,熊猫猪。
原来湖边的猪神雕像是在瞎掰啊,真有熊猫猪。
这就是张峰当年引入平安沟,养了好几年的荣昌猪。
要想有好肉,先得有好品种。
这种猪,前肩肉肥满丰润、肥嫩多汁,做成水煮肉片鲜嫩无比。
小排色调嫩雅清淡,时挥发性芳香物质极易渗出,炖排骨肉香弥漫。
五花肉丰满厚实,三瘦三肥一皮七层结构排列分明、井然有序,是最佳的回锅肉原料。
猪尾巴短而粗大,皮厚起胶,口感酥软黏滞、风味浓厚。
是一种全身都好吃的猪。
就是过于活泼了,爱跑爱叫能闹腾,吵得厉害。
进到这里面如果不戴耳塞的话,根本待不了几分钟,吵得脑瓜子嗡嗡的。
忽然,传来一串机械转动的咔咔声。
猪猪们好像得到了什么信号,不管在干嘛呢,全部停下。
蜂拥挤到栅栏边上,冲着对面嗷嗷叫,吵得更大声了。
随着咔咔声临近。
头顶的轨道运送来一个个漏斗,在指定位置停下后。
一起降下,倾倒。
哗~~
大堆稀糊糊的食物落下,把矮槽填满。
栅栏同时升起。
猪猪们疯了一样冲过去,把脑袋塞进槽子里,张开大嘴哼哧哼哧往嘴里狂填。
也就在这时候,厂房里才稍微安静会儿。
建养猪场的时候,费了好大功夫才设计出这套喂食系统。
一般的大型养猪场,都是一头猪一个长条栅栏,猪从小到大都在里面待着,不能转身不能动。
除了吃饭只能趴。
吃饭喝水还都得把脑袋伸出栏杆到外面食槽里吃。
这样长肉最快,喂食也能定量,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但荣昌猪天生脖子短,头伸不出来,大规模养殖时候就不能按照传统养殖场这样干。
只能在猪圈里弄一个矮的食槽。
再搭配上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控,把猪猪们按照食量分群。
反正吃得多的长得快,先出栏,吃得少长得慢就多养些日子。
进行动态的控制。
虽然麻烦一点,但方便筛选出吃得少长得快肉质又好的个体,留着做繁育。
一代一代的,品种就会越来越好。
而猪猪们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稀糊糊一样的猪饲料里,除了传统的豆粕之外,还能见到煮的烂烂的红薯、土豆、南瓜、玉米、各种蔬菜和根茎,以及切得碎碎的,鲜嫩的草。
它们吃的都是熟食啊。
猪吃熟食吸收好,还不容易生病。
特别是高淀粉的长肉还快,能一定程度上缩短出栏时间,变相降低成本。
而且要想肉质好,除了品种之外,喂的饲料也很重要。
清音农业和周边好几个村子签了供货合同。
专门大面积种植能快速生长的土豆红薯和南瓜,不求口感,不管品相,只要量大就行。
反正是喂猪的。
可惜,秋雁九号还是不行,那东西太难吃了,猪都不吃,不然能省好多饲料钱。
总而言之,那几个村子的村民特别高兴,不用担心销路,努力种就是了,产量越高赚钱越多。
农技站的指导员见天往那边跑,学习技术的热情高涨。
不过,这里养的荣昌猪,肉质能这么好,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切碎的草。
平安沟长得甜象草。
一年一万多吨,可算有地方消耗咯。
饲料里加进去5%,肉质就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猪猪们吃完了饭,咔,后面栅栏打开。
大肥猪们转过身子,摇晃着圆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