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植物合成的特定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多糖之类的,形成精确的纳米级孔道、螺旋、笼状之类的结构。”
“这些结构可以作为模板或支架,引导氢分子在高压下以特定、有序的方式排列。”
“这种预组织可能降低后续人工加压达到金属氢相变所需的临界压力,或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中间态。”
这一段李叔没听懂,皱着眉头让骆一航再简单讲讲。
骆一航琢磨了一下,打了个比方,“您就当它们是模具,高浓度高纯净的氢灌进去可以变成一个个零件。”
“那怎么变的?不同的树枝子是不同模具?能行么?”李叔还是不解。
骆一航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这是两类植物,用嫁接或者寄生,给它俩拼到一块。”
“您得给我找些结构和材料专家啊,到底要啥样的结构我们可不知道。”
骆一航这就开始提条件了。
李叔吞了口口水,要人无所谓,如果真的要制造金属氢,绝对是要啥给啥。
他只是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恐惧。
按照骆一航所说的“可行性”,这是在把植物或者微生物,反正是生命,按照设计图当零件在拼接啊。
育种4.0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有点吓人啊……
到底能不能做到,骆一航不知道。
甚至文英也不知道。
毕竟这只是一个脑洞。
但却是逻辑清晰,很有可能实现的脑洞……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