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252.嗡嗡嗡种子飞

1252.嗡嗡嗡种子飞(1/2)

    一排足足五十架无人机。

    四百根螺旋桨,突然同时发出蜂鸣,起初是细碎的震颤,转瞬化作浑厚的嗡鸣浪潮,像一群金属胡蜂骤然苏醒。

    在罗少安的面前,编号为1的第一台无人机,率先从地面升起。

    橙红色机身划破晨雾,紧接着,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以秒为间隔次第升空。螺旋桨搅动空气的轰鸣撞在沙丘上,反弹出层层迭迭的回声。

    上午十点的太阳正悬在天顶稍偏南的位置,像一枚烧红的铜盘嵌在纯蓝的天幕上。

    阳光穿透螺旋桨的旋转轨迹,在沙面上投下快速闪动的菱形光斑,排着队列,整齐的向沙漠深处挺进。

    直播间的画面,又转到了之前那台小型无人机上。

    像一条小尾巴,跟随着大部队一同向前。

    飞在天上速度是很快的,仅仅几分钟,就跨越了数公里的距离,感觉又到了国境线的附近。

    在万众观众的注视下。

    领头的无人机突然侧飞,尾翼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整片机群如同被无形的刀切开,先是分成五组,每组再呈扇形散开,最终在绵延的沙丘间布成网状。

    进而零星散开,缓缓下降,去往各自的工作位置。

    直播镜头跟随着第一架农用无人机,跟随着它飞到了离地不过两米。

    没有任何植物的沙漠此刻显得格外空旷,连绵的沙丘像凝固的浪涛,只有无人机的橙红色身影在浪尖上移动。

    螺旋桨卷起的细沙形成旋转的漏斗,掀起层层灰浪,再抛成金色的弧线落回地面。

    机腹的播撒口缓缓张开,一颗颗种子倾泻而出,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发亮的细线,那是反射的光。

    种子刚脱离播撒口就被热风推得斜斜下坠,有些撞在沙粒上弹了一下,随即被旋转气流按进沙窝。

    忽而,无人机突然拔高半米,避开一道隐藏在沙下的硬石棱,随即又压低机身,播撒口对准石棱根部的缝隙。更多的种子落进那里,在阴影中聚成一小团深褐色,像给石头系了条暗带。

    接着,无人机飞过一道陡峭的沙坡时,突然倾斜机身贴住坡面,播撒的种子顺着坡度滚落到背风处,积成一条暗褐色的细线。

    这时又有另一台无人机飞到1号机遗漏的位置,悬停在坡面上方,种子如细雨般填满坡上的每一道褶皱,螺旋桨的气流在纹路中形成回旋,把漏网的几粒种子重新卷回播撒范围。

    区区几分钟,无人机们已经将所携带的种子播撒到了指定位置,依次返航。

    而在它们离去的沙地上,一粒粒墨绿色的种子,颜色正在慢慢变淡,越来越淡。

    那是表层的光感隔离层在被阳光照射后逐渐分解。

    而在无人机大队再次返回的时候。

    第一批播撒的种子已经变成了白色半透明的模样。

    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还有包裹着的水。

    四大条件齐备。

    滴答、滴答、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种,从沉睡中醒来……

    ——

    “我给大家抠开一个看一下啊,中间这一层白色半透明的,就是昨天我们老板说的胶七七里面另一种成分。”

    “具体干什么用啊,大家可以把它当一个水球,它里面是胶状水,可以供种子发芽长根后吸收,养分也溶解在里面。”

    “够么?肯定够啊,这里面的水是缓释的,而且不会蒸发,我们测算过需要多少水能长大,然后按照需求给了两倍呢。”

    “为啥用菊糖,能分解啊,一个月后菊糖成分直接分解成有机物,不会污染环境。沙漠的生态太脆弱了。”

    “我们全考虑到了。”

    “当然不同环境用量不一样啊,所以才先做了卫星遥感嘛,不同环境我们用不同的种子。”

    “对,种子也是特殊的,种子就是我们清音农业的新作物。”

    “袁老团队?你们还记得啊,合作了,他们的项目是数据模型,稳定条件下产生菊糖成分的,就是胶七七项目。”

    “稳定橡胶也顺便做了,嗯,真的是顺便,我们为了菊糖培育的嘛,橡胶算意外。”

    “嘿嘿,运气好呗,一次抱俩。”

    “五十个队伍都这么大?对,都这么大,每个队伍都是五十架农用无人机,一共组织了两千五百架无人机,规模够大吧。”

    “要不怎么说是奇迹呢,我感觉,跟世界第七大,第八大奇迹一个等级的。”

    “长城?我可没那么说啊。个人感觉,只代表我个人,差不多。”

    “提前说了就没意思了,要自己看才爽,真真的!”

    后续的直播中,罗少安变身成了无情的应答机。

    一个一个回答直播间观众们的问题,把能说的都说了。

    不能说的,问题直接跳过。

    保水剂、菊糖什么的,偷一粒种子随便一分析就能发现原理,根本瞒不住。

    但是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