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 334 看片会上,程学民再立军令状(求月票)

334 看片会上,程学民再立军令状(求月票)(3/3)

老人家竖起大拇指,夸道‘吴老您真乃神人也,当真是未卜先知。’

    还真让吴老给担心到了。

    陈文版的《少林寺》,无论是拍摄效果,还是剧本本身,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最后更是不得不全部推倒,重新写剧本重新拍摄,白白浪费了已经投入进去的五十万港币。

    要知道!

    整部《少林寺》的拍摄资金,也就一百二十万港币而已。

    这还是由吴老主持拍板,咬牙斥巨资搞的第一部两地合拍片,而且是宝贵的外汇资金。

    港币这个时候,肯定也是外汇,也是创汇任务的一种。

    毕竟现在国际上,港币的认可度比我们的人民币,要高的多。

    所以要是拿不出成绩来,都没法向廖老交差。

    所以吴老顶着不小的压力,那可是一百二十万港币外汇,拍不好打水漂的话,这个项目从上到下责任人,都得挨批不可。

    不过话说回来!

    吴老竟然有让程学民参与到《少林寺》的剧本创作中,这可以说慧眼如炬,算是一步很好的棋。

    只要程学民参与到剧本创作中,也算是编剧之一,在《少林寺》的拍摄过程中,多多少少有点话语权,也就是参与度。

    再不济,在最基本的剧本上面,肯定不会走多少弯路。

    可惜香江那边的左派新联公司就是那样朝纲独断,不喜欢我们搀和进去。

    也就插不进去人,只能干等着对方的成片。

    好在香江方面也能壮士断腕,及时的亡羊补牢,推翻了第一版,重拍第二版,获得了轰动性的成绩,让吴老这边也算有了个好交差。

    但那也是三年后的事情。

    三年啊!

    一个《少林寺》的拍摄,竟然拖拖拉拉拍了三年,这又是香江那边对这个晸治任务的敷衍。

    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态度问题。

    现在吴老都已经有这方面的担心,就是不知道老人家是个什么打算。

    这次既然让程学民过来,还主动跟他提起这件事,想必是有什么想法。

    “算了,我跟你提这个干什么!”

    可没等程学民接话,吴老就主动摆摆手,摇头说道,“学民你现在的重心,还是在创汇上面多动动脑子!”

    “要知道我们文化口子的创汇任务缺额,可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有了你那三十万的米金填补,但依旧还有着不小的缺额,所以学民你的重心,还得在创汇上面!”

    “靠我们这些老家伙,跟不上国际形势,是真的搞不来人家的米金外汇!”

    “电影这方面,终究是小道,还是让香江那边自己去搞吧!”

    吴老本来确实对程学民有点想法。

    想着即便香江那边,不让我们掺和进剧本的创作中,那就干脆让程学民另开灶炉,另外再写一个《少林寺》剧本。

    到时将双方的剧本递送给廖老那边比对,看看谁写的好就用谁的。

    但考虑到,这没法比对!

    毕竟程学民是自己人,他要是写的好的话,香江那边就会说拉偏架,肯定会不服气。

    到时即便定了程学民的稿子,人家也不会全心全意的拍摄,不利于香江那边的统战工作。

    搞不好最后还是得用香江那边的剧本,无论那边好坏。

    既然已经知道最后的结果,还不如就不要去浪费那个精力,搞这些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影响香江方面统战的事。

    再说!

    电影终究是小道,又搞不来真金白银的外汇美金。

    还不如让程学民将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创汇上面,他们文化口子的创汇重任,可是要完全交给这位年轻人身上。

    再让去搞些电影什么的,肯定不划算。

    吴老想到了这些,干脆没等程学民自己什么想法,就直接摆手摇头,就当他今天没提这事。

    可是让吴老没想到的是,旁边的程学民却这么说道:

    “吴老,文化口子想要搞创汇,其实电影事业最来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