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坡上梵铃唱

第七百三十八章 坡上梵铃唱(3/4)

大车跟前,车上堆叠许多装满物事的麻袋,外面还遮盖这雨布。

    贾琮上前解开其中一个麻袋,里面都是带着泥土红皮果实,果然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笑道:“你们两人我都记得,当年在神京还见过几面,只是我两下金陵,赶巧都没遇到你们。”

    程阳和许小光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情都有些兴奋激动。

    他们两人曾是绣娘香铺收养的孤儿,当初贾琮和曲弘秀成立鑫春号,在这些孤儿身上下了不少功夫。

    特意请了落第秀才和外夷教士,因材施教,教授这些孤儿识字格物等技能。

    程阳和许小光因年纪稍长,两年前被送到金陵,在鑫春号分铺上做事。

    对于他们来说,贾琮和曲弘秀都是恩主,当初他们是逃荒的孤儿,如不是鑫春号收养,必定早已饿死。

    这几年时间,贾琮武可开疆封爵,文可金榜题名,名动天下,人尽皆知。

    自古少年意气,他这等耀眼光环,彼此又是年纪相近,自然是程阳、许小光等人极崇拜的对象。

    如今多年未见,两人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中十分欢欣,觉得这千里之行,当真值当的很。

    贾琮让家奴从两车挑十多个麻袋,各自运入府内,又带程阳和许小关入外院偏厅说话。

    三人入了偏厅,程阳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曲大掌柜的亲笔信,让小人亲手转交。

    伯爷所要的番薯和香芋,在金陵这等大埠,也并不多见。

    大掌柜让我们四处寻找,只在城内几处西洋教堂,几个外夷买办家中,偶尔见过一些,数量十分有限。”

    后来还是大掌柜找的路子,从福建港口弄到了两车,让我们两个日夜兼程送到神京。”

    ……

    上回王德全从外海回来,送了几箱番柿、西番麦到神京。

    贾琮见了这等外洋之物,又知这些东西还是稀罕物,只是通过市舶司港口,极少量流入大周。

    既然能见到番柿、西番麦,更适应果腹的地瓜和土豆,在大周必定也有出现。

    普通百姓对这些外来作物,眼下还是极少知晓,更不用说大规模种植和食用。

    但贾琮作为后世之人,却知这些外洋作物极易种植,对于哺育民生温饱,具备极其惊人潜力。

    他既遇到自然不想错过,便去信给曲弘秀和秦可卿,让他们在金陵等地收罗,并尽快运抵神京。

    曲弘秀在信中说道,他想要的番薯、香芋等外洋作物,金陵也并不多见。

    后来还是通过甄家关系,从外海运了两车抵达福州,再让程阳和许小光接货,转而押送神京。

    ……

    如今甄家已被阖族抄没,曲弘秀还能沟通甄家关系人脉,也都来自甄芳青的安排。

    甄家金陵产业虽被朝廷抄没,但甄芳青早已未雨绸缪,提前抽走了巨额家传产业。

    并带走规模可观的甄家船队,前往经营多年的海岛避祸。

    金陵虽再无甄氏豪族,但甄芳青靠着家门底蕴,完备的家族海船队,使甄家海贸生意运转依旧。

    要想让甄家海运之物,改头换脸进入大周售卖,她在出海之前,便在各沿海大埠留下人手和渠道。

    甄家作为海贸经商大族,即便破船还有三斤钉,只要有人谋生,其中有利可图,做到这些并不难。

    甄芳青在出海之前,便已和金陵鑫春号达成默契,双方的合作一向紧密。

    此次运送的海外作物,便是曲弘秀通过甄家福州渠道,从海外搜寻而来,再通过甄家船只运抵。

    如今鑫春号在金陵各类造物,依旧由甄家海船行销海上各国。

    虽然通过数重中转渠道,外人极难追根溯源,但对官方而言,这样举动无疑有悖逆之嫌。

    甄芳青逃遁海外,朝廷四处搜寻,但嘉昭帝顾及上皇情面,一直未对其下诏定罪。

    即便如此,鑫春号的举动无疑是大胆的,对贾琮来说,这不仅出于他和甄芳青的特殊关系。

    更因他对海上贸易远景瞻望,对大周国计民生具备巨大潜力,他需要一个恰当的合作伙伴。

    甄家远海贸易的丰厚人脉,甄芳青尤胜须眉的谋略才能,两人微妙亲密的关系,她都是他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贾琮的思虑长远,鑫春号另一位掌舵人曲弘秀,出身隐门,骨子里天生就有蔑视规则的因子。

    长于凶危,行走江湖,多历风霜,敢作敢当,曲大姑娘胆子比常人都大,更不会把这些当回事情。

    或许正因两人这般组合,刚柔相济,相辅相成,鑫春号才能数年之间,崛起为内务府数一数二的皇商。

    ……

    贾琮看过曲弘秀书信,让外院管家给程阳、许小关安排酒菜犒劳,在外院歇息几日再返回金陵。

    他又叫来内院管事婆子,让她在向阳之处,清理一块土地,试着种植番薯、香芋等物。

    等有所成效后,让林之孝挑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