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的谍战日记 > 173、跟踪(求月票)

173、跟踪(求月票)(1/3)

    “张处长!”

    “怎么了?”张义正准备下车循着南造云子遁走的方向跟上去,一个乔装打扮成人力车夫的便衣小跑过来:

    “张处长,何处长下令,马上抓捕。”

    “先等等。”

    便衣愣了一下:“这个,何处长已经下令了,各处统一行动”

    “再等等。何处长那边,一会我会和他说。”撂下这话,张义马上追了上去。

    他隐在巷口探出头观察,见一道身影一闪而过,并没有马上跟上去,而是默默在心里数了几秒,才不急不缓地走了出去。

    小巷外是一条不是很热闹的大街,张义不动声色地走到一个卖烟的小贩前买了一盒香烟,一边观察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一边用余光留意着正穿过马路的南造云子。

    她穿过马路,朝着对面不远处的一家旅馆走去。

    到了旅馆门口,她警惕地回头左右看了看,在没有发现异常后,径直走了进去。

    张义正思忖着要不要马上跟上去,就见南造云子突然一个转身又走了出来。张义的神经微微一紧,他连忙收回目光,假装继续挑选香烟,从小贩悬在身前的烟箱的玻璃镜里继续观察着。

    南造云子在山城旅馆门口站了一会,目光落在街角不远处,那里蹲着几个黄包车夫,她向第一辆黄包车的车夫招了招手。

    等她走后,张义对着巷子招了招手,那位乔装成人力车夫的便衣马上拉着车跑了过来,张义一指南造云子离开的方向:

    “跟上去。”

    然而,等他们穿过街头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南造云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张处长,怎么办?要不我找远处监视的兄弟问问?”

    “别回头,继续往前走。”张义坐在黄包车上冷静观察着,目光往右边一扫,突然发现刚才载着南造云子的车夫正蹲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纳凉,但车上已经空了。

    张义看着空空如也的黄包车,若有所思。

    一个间谍,中途换车,是隐藏行动路线和摆脱跟踪监视的必要手段。

    南造云子或许是用这样的手段在测试自己有没有被跟踪,或者她正在参与一次非比寻常的重要行动。

    如果是前者,说不定此刻她正躲在暗处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所以此刻什么都不能做。

    和张义猜测的一样,南造云子这会并未走远,而是躲在对面的一家绸缎店里,假装挑选绸缎,目光却死死盯着蹲在树下纳凉的黄包车夫。

    她相信,只要是有人跟踪自己,肯定会找那名黄包车夫询问自己的去处。

    然而,她想象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过了一会,一个商人打扮拎着公文包的男人从旁边的雪茄店走出去,对黄包车夫招了招手,车夫马上跑了过去。

    南造云子终于松了口气,从绸缎店出来,穿过马路,再次向旅馆走去。

    她走进山城旅馆,径直穿过大厅,走到电梯口等着,不一会儿电梯门开了,她走了进去。

    等电梯门关上后,张义从旅馆的一根柱子后面探出头来,他抬头看向电梯门上的数字指示。

    中国最早的电梯出现在1906年的上海,四年后,在金陵南洋劝业大会纪念塔上亮相,引起轰动,逐渐流行起来。

    35年,金陵福昌饭店开始使用手摇式升降电梯,这种电梯,空间小,只能站四个人,用推拉门,通过钢缆和大铁块调节重力,电梯里不仅有帮你按楼层拉铃铛的,你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人上下摇动扶手控制电梯的升降。

    直到36年,上海大新公司才安装了第一部自动扶梯。

    随即,新建的金陵总统府也装上了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的自动电梯,据说常某人是第一个乘坐的人。

    这种电梯外观呈墨绿色,有菱花格纹样式的玻璃门窗,上方有半圆形像钟摆指针一样的箭头指示楼层,右边是长方形铜制按钮盘。

    “叮”的一声,电梯门上方的指针指向了“3”。

    张义看了一眼,随即迅速走进了步行的楼梯间。

    电梯到第三层后,推拉门“咔咔咔”拉开,南造云子走了出来,她穿过铺着红地毯的走廊,来到一个房间门口。

    然后,警惕地回头左右看了看,在没有发现异常后,开门走了进去。

    这时,隐藏在楼梯拐角处的张义探出头来,他等了一会,然后悄无声息地穿过过道,来到这间客房的门外。

    “金大勇的妻儿都不在家。”另外一边,刚刚回来的黑木正站在黑田智介旁边,向他汇报。

    “不在家?”

    “对啊,我问过邻居,说她们一大早就出门了,会不会你说她们会不会跑了?”黑木猜测着说。

    黑田智介皱起眉头,将望远镜递到他手中:“盯着,我去给北川少佐打电话。”

    “是。”黑木接过望远镜,目光却一直盯着一旁桌上的凉菜和酒水,“黑田君,你吃过了吗?”

    “你吃吧。”黑田智介头也不回,走过去拿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