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篇,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呢!”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反对的,自然也就有推动的人群。
李长河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反对派”,他这篇,必然是要得罪那些支持者群体的。
“回头再说吧,这种事情哪有说皆大欢喜的,我发出来之前,就考虑过这个。”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事,回头再看吧!”
李长河也没办法跟海文他们说自己的打算,只能先简单的应对一下。
其实他也不反对血浆经济,他只是想让上面更重视这个产业,但是李长河很清楚,这一方面上面也是有心无力。
说白了,血浆经济的规范,最需要的就是一次性注射针筒这些医学耗材,而这种耗材的消费,对全国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钱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原材料。
一次性针筒这种耗材的原材料,目前来说,以聚丙烯为主,属于石化产业的生产材料之一。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国内石化产业的不足,聚丙烯目前国内自然是可以生产的,但是首先要应用的肯定是军工和其他重要生产部门,能分给医药厂生产一次性针筒的太少了。
这本质上是国内产业发展的不足,李长河其实考虑的,正是以此为契机,看看能不能把他的石化产业引入国内。
只是这种产业布局,是没法跟海文他们讲的。
“对了,你出国的事情,现在跑的怎么样了?”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海文问道。
“都差不多了,从咱们上面发文明确放开自费留学的限制之后,我手续跑起来就轻松了。”
“目前大使馆那边都已经没啥问题了,就是等米国那边大学的回复。”
“学校这边的意思是,最好赶到明年毕业后再去,反正就几个月了,我觉得也行。”
“对了,你认不认识中文系那边,一个叫查建英的小姑娘?”
海文这时候好奇的冲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回想了一下,随后点点头。
他记得这姑娘,很年轻的一个孩子,之前也在未名湖当编辑,家里好像就是Rm日报的。
“怎么了?”
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她也想出国,不过跟我不一样,她直接选择了退学。”
海文轻声的说道。
“退学?她也是77级的吧,这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选择退学?”
李长河有些诧异,对方这么任性的吗?
“是啊,学校的意思是毕业了再去,可是她好像等不了,直接选择了退学,挺年轻气盛的。”
因为他们都算是第一批申请自费出国的人,所以相互之间有些交集,海文这时候说起来,还是挺感慨的。
“嗯,我记得她今年也就二十出头,挺有主意的一姑娘,还是那句话:不气盛能叫年轻人嘛?”
李长河笑着拿出了“强哥”二十年后的经典名言,跟海文回了一句。
听到李长河的话,几个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也是,不气盛叫年轻人嘛?
别说小查了,就海文他,在这个年代自费出国留学,那也是很叛逆的一件事情。
“对了,等你出国办下来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帮你搞点外汇券,在这方面,我还是有渠道的。”
“出去长长见识,多学习外国的知识,我是很支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不过出去之后,别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就行,缺钱了到时候就跟我说,我有办法。”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海文叮嘱说道。
他不知道后世对方的身份和成就,不过作为在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李长河是愿意给他帮助的。
实际上不止是海文,包括其他同学,李长河都不介意给他们一些帮助。
相处了几年,对于这些同学的性情,他自问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好,你要这么说,哥们可不跟你客气。”
“别的不说,外汇这个确实麻烦,家里这段时间一直在帮我搞外汇券,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海文这时候感动的说道。
他在米国那边虽然有两个亲舅舅,可是毕竟一二十年没见了,到底感情怎么样,他也不好说。
所以他的生活开销,最主要的还是家里支持,这让海文的心中对家里也有几分愧疚。
年轻的时候下乡从杭州一下去了东北,在那边呆了近十年,如今人到而立之年又要出国,可以说对父母对家里,他是有愧疚的。
现如今,李长河开口,能帮他解决外汇券的问题,对海文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至于李长河怎么搞,他也不多问,反正花就是了。
同学近四年,李长河在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