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745章 分工有序

第745章 分工有序(1/2)

    刘老先生坐在椅子上,眉头微皱,右手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嘴唇紧闭,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开口说话。

    过了一会儿,刘老先生终于打破了沉默,缓缓说道:“三天的义诊,来的可不是十人八人那么简单。

    你刚刚回来,旅途劳顿,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不必如此劳累自己。”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透露出对李宝儿的关心。

    李宝儿站在一旁,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微微颤抖着。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声音也略微发颤地回答道:“师父,正是因为我刚回来,才看得更加真切啊!”

    她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当我看到那些病人时,就好像看到了当年我娘躺在床上,因为无钱请医而痛苦不堪的模样。师父,您教我医术时曾经说过,‘医者父母心’,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病人受苦而无动于衷呢?”

    刘老先生听了李宝儿的话,沉默了许久。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事情。房间里一片安静,只有刘老先生手指叩击桌面的声音还在持续。

    终于,刘老先生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吃力,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那般灵活。他慢慢地走到柜子前,踮起脚尖,伸手去够柜子顶上的一个陈旧木匣子。

    那个木匣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表面已经磨损得很厉害,原本的颜色也几乎看不出来了。

    但是从它被放置在柜子顶上这个位置,可以看出它对刘老先生来说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被主人精心保存着。

    老先生轻轻地打开木匣子,里面露出了一些散碎的银两和铜钱。这些银两和铜钱虽然不多,但却是他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养老钱。

    他毫不犹豫地将木匣子推到李宝儿面前,说道:“这是我养老的本儿,你拿去添补药材吧。”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坚定和温暖。

    大师兄见状,也立刻站起身来,说道:“我明日一早就去邻镇进药,找相熟的药商,应该能便宜些。”他的语气同样坚定,透露出对李宝儿的支持和帮助。

    李宝儿的眼眶突然一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感激地看着刘老先生和大师兄,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老先生已经拿起了笔,蘸了蘸墨,准备写些什么。他转头看向李宝儿,问道:“宝儿,你说写什么好呢?‘济世堂三日义诊,分文不取’如何?”

    大师兄一边应着一边往外走,脚步竟有些轻快。李宝儿接过笔:“再加一句:‘贫苦者赠药’。”

    师徒三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默契和欣慰。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噗嗤”声,原来是煎药的砂锅突然喷了出来,药汁溅落在炉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瞬间,苦涩的药香弥漫了整个屋子,原本有些清冷的空气似乎也被这股暖意所笼罩。

    刘老先生看着徒弟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残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静静地看着徒弟们忙碌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你出师那天,我曾对你说过什么?‘莫忘根本’。宝儿啊,你如今所做的一切,比师父想象的还要好啊。”

    夜色如墨,逐渐将铜山镇完全笼罩。

    然而,济世堂里却亮起了一盏温暖的灯,那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这灯光不仅照亮了堂内,更照亮了师徒三人的心。

    明天,这里将会迎来不一样的热闹。或许会有更多的病人前来求医问药,或许会有更多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但无论如何,师徒三人都会坚守着他们的初心,用医术和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李宝儿就敲响了母亲家的门。英子系着衣带出来开门,身后跟着披衣而出的萧谨烨——这位太医署出身的年轻医师虽尚带睡意,仪容却依旧端正。

    “姐,这么早?”英子揉着眼睛问。

    李宝儿毫不拖沓,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和师父打算举办一场为期三日的义诊活动,但目前人手不足。专门来请你们去坐诊的!谨烨,你就负责看内科方面的疑难杂症吧;英子,你呢,就负责针灸推拿这块。”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接着说道:“这样一来,也能让周围的乡亲们都知道,咱们永州即将开业的‘萧李医馆’里,都有哪些厉害的坐堂大夫呢!”

    听到这话,萧谨烨瞬间回过神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嫂子这是想让我们在医馆还没正式开张之前,就先把名声给打出去啊。”

    一旁的英子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插话道:“太好了!我最近新研制出来的祛疤膏正好可以在这次义诊中试试效果!还有那套专门针对面部的提刺针法,我也一直想找机会实践一下呢……”

    还没到辰时,济世堂门前就已经热闹非凡,仿佛一场盛大的庆典即将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