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733章 书房夜话?

第733章 书房夜话?(1/2)

    只见李宝儿正站在一群乞丐孩子中间,耐心地教他们认识各种草药。这些孩子虽然衣衫褴褛,但脸上都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知县见状,心中不禁对李宝儿生出几分敬意。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守城官兵正抬着一块巨大的樟木匾朝慧养堂走来。

    这块匾长约八尺,宽约四尺,通体漆黑,上面用烫金大字刻着“悬壶济世”四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知府上前询问,得知这块匾是守城将军亲自题写,并命令官兵送来的。

    他心中暗自感叹,慧养堂的善举竟然连将军都知晓,实在是令人钦佩。

    随着禁军将匾额悬挂在慧养堂正门上,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块匾额不仅是对慧养堂的肯定,更是对李宝儿和所有医者仁心的赞扬。

    在青楼里,一场特别的募捐活动正在进行。醉花阴的姑娘们纷纷响应,她们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所有的首饰,这些首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代表着姑娘们的一片心意。

    老鸨也亲自带人熬制草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

    与此同时,丐帮的长老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组织了一支人脚队,专门负责给隔离区的人们送药。这些丐帮弟子们不畏艰辛,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将珍贵的草药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手中。

    而在另一边,西域的商人们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慷慨。一位西域商人献出了十粒龙脑香,据说这种香料具有神奇的功效,可以驱散时疫邪气。

    这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让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

    在一个平静的日子里,城隍庙的住持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决定开坛做法,而这个法事的对象,竟然是李宝儿用过的药渣。

    住持身着道袍,手持法器,神情肃穆地站在祭坛前。他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神灵沟通。随着他的咒语声,药渣被小心翼翼地封入了一座精美的琉璃塔中。

    这座琉璃塔被住持称为“药王舍利”,寓意着药渣中蕴含着治愈疾病的力量。

    从那以后,每逢初一和十五,城隍庙前便会聚集大量的百姓。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跪在塔前,向药王舍利祈福。香火缭绕,烟雾弥漫,整个场面显得庄严肃穆。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前的香灰与药渣渐渐混合在一起。而这些香灰和药渣的混合物,竟然被人们发现具有一种奇特的功效——能够治疗一些疾病。

    这个发现让人们对药王舍利更加敬畏,也让更多的人前来朝拜。于是,一个新的治病偏方就这样诞生了。人们将香灰和药渣混合后制成药丸,或者直接用其泡水饮用,据说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然而,对于这个偏方的真实性,医学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另一些人则坚信药王舍利确实具有神奇的疗效。

    无论如何,城隍庙的住持和他的药王舍利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还在继续流传着。

    烛火摇曳,室内一片静谧,只有轻微的翻页声和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萧谨言坐在案前,专注地批阅着最后一份奏折,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突然,一阵熟悉的药草香从门外飘来,打断了他的思绪。萧谨言搁下笔,抬头看向门口,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微笑:“宝儿?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休息?”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落在了李宝儿手中的药箱上,眉头微微一皱:“你这是……”

    李宝儿微微一笑,将药箱轻轻放在案几上,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鼻而来。

    她从里面取出一个香囊,递到萧谨言面前,柔声说道:“这是我新调制的驱寒香囊,你整日忙于政务,案牍劳形,用这个可以提神醒脑,也能驱走一些寒气。”

    说着,她伸出指尖,轻轻地点了点萧谨言的太阳穴,关切地说:“你这里又硬了一分,定是劳累所致。”

    萧谨言心中一暖,他伸出手,抓住李宝儿的手腕,柔声道:“你每日义诊,已经够辛苦了,何必还为我如此费心?”

    李宝儿?微微一笑,轻轻地抽回手,将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递到萧谨言?面前,柔声说道:“比起您在新政中提出的‘惠民药局’的构想,我这点小小的举动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萧谨言?不禁一震。他凝视着手中的药盏,那微微颤动的手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宝儿?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情绪,她稍稍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今日我遇到一位老农,他感慨地说,如果您能早十年为官,他的儿子也许就不会……”

    她的话语戛然而止,然而那未尽的话语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萧谨言?的心上。

    他当然明白老农话中的意思,那些因为时疫而失去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痛苦和无奈,都在这简单的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