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将军 > 第五百零二章 进军埃及地区,布局亚非欧

第五百零二章 进军埃及地区,布局亚非欧(1/3)

    “大好的城池,大食倾全国之力打造,又轻易地舍弃……不过保留火种,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他们本就是从沙漠里而来的。”

    “大食教的先知说过,浪费一个信徒的财富最无用的东西,就是建筑。先知的一位妻子乌鲁萨拉玛只是在先知征讨杜马部落的时候在自己房间旁烧砖石扩建一堵墙,就受到先知的责备。但后人却没有汲取教训,不论是白衣大食的都城,还是现在黑衣大食的巴格达,都富丽堂皇。”

    巴格达城的王宫前,李瑄带着太子、燕王、文武百官,于高台上俯视整个巴格达城。

    此时,富丽堂皇的巴格达,已经沦为大唐的军城。

    大唐的补给线、后勤队伍,收到命令,将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巴格达。

    李瑄的话,引起李奕的文武百官思考。

    也敬佩至尊的博学,仿佛无所不知一样。

    “臣请命入半岛追击大食人,将他们截住。”

    这时,安西军副都督赵怀平向李瑄请缨道。

    “可以追击,但大食人若逃入沙漠,暂时没有必要了……”

    “我们的目标是占领大马士革、耶路撒冷,以及进入埃及后的弗斯塔特(今开罗)……”

    李瑄向赵怀平说道,同时也是向文武官吏嘱咐。

    大食人最终会去半岛西部的麦加、麦地那。那里离红海一步之遥,需要穿过沙漠。

    唐军士卒万里远征,不会适应沙漠中的环境。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一旦夏季,很容易出问题。

    半岛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普遍干燥。大唐岭南环境都比半岛好得多。

    相比之下,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等同天堂。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大食人就在半岛繁衍生息。

    由于植被希少,资源匮乏。半岛北部和中部沙漠的人不得不在绿洲之间游走奔波。

    “大食(ab)”一词本为沙漠,“大食人”就是指在沙漠中生活的人。

    在大食教产生前的悠悠岁月中,大食人在无知的山谷中繁衍生息。这一时代被称为“查希里叶时代”。

    二百年前,先知在麦加的山洞中受到神启作为人间使者,传大食教。

    依靠信仰的力量,先知统一了半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大食政权,并逐步走出沙漠。

    所以麦加是大食人的圣城,是大食教人人向往的心灵圣地。

    但半岛的环境太恶劣了,即便圣城麦加在半岛,即便麦地那对他们有重要意义,大食的统治者也会在伊拉克地区开辟新城。

    不仅仅是半岛的沙漠,在西亚许多大唐占领的地区,高山绝涧、沙漠之地,大唐都没有进入。

    即便里面藏有大食余孽,大唐也不去管。

    那是战后的事情,用生产力去逐步瓦解。

    半岛地区也一样,等大唐在西亚稳定以后,可以从波斯湾沿岸,开始探索。

    在沙漠中的大食人,难道还能敌过正在农业革命、武器革命,甚至工业革命的大唐吗?

    他们只会越来越落后。

    李瑄相信,大食人不可能再走出沙漠。

    只有被大唐赶出沙漠。

    赵怀平领命去做,李瑄给他五千轻骑。

    “父皇,儿臣听说大唐与罗马缔结盟约,崔尚书出使大食,与罗马君王君士坦丁五世结盟誓。大食帝国覆灭以后,叙利亚地区至埃及地区,都将归属于罗马,叙利亚地区连接埃及地区的沿海走廊也属于罗马,而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弗斯塔特,正是在盟约的范围之内。”

    这时,年轻的太子李奕向李瑄说道。

    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明白父亲是人间圣哲,大唐光明磊落。

    大唐西征,是因为大唐与大食的恩怨。

    像是史书上的信义,一言九鼎,才是天朝上国欲行之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记住!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作为君主,当承受世界的指责。只要能为国家谋取利益,就是英明有为。我们不能只用王道,而不用霸道。”

    “崔尚书出使罗马帝国,沸沸扬扬。与罗马帝国结盟,只是其目的之一。真正的目的是学习罗马帝国的知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还需要罗马帝国的一切优秀书籍,一些农作物。并了解罗马帝国的虚实。”

    “何况,这次战斗罗马帝国真正尽力了吗?我们牵制罗马帝国大部分兵马,我们在万里之外,用三年的时间准备后勤,消耗无数人力物力。有不少勇士因此丧生,有不少帮助大军运送粮食的农夫病死,无法落叶归根。”

    “而罗马帝国面对的只是一个叙利亚地区,只是区区五万兵马。他们的君士坦丁堡与叙利亚地区近在咫尺,后勤压力比我们小十倍。”

    “我从崔尚书那里了解过罗马帝国的虚实。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