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将军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了解南方郡县,清明之郡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了解南方郡县,清明之郡(3/3)

是吗!”

    李瑄想着淮阴似乎并没有灾害。

    如果情况属实,刚除贱为良几年,就有失去土地逃难的百姓,那地方官吏难辞其咎。

    当李瑄深入追问老人的时候,但老人只是一知半解。

    道听途说,不可尽信。

    李瑄也没再追问下去,过不了几天,他就会去淮阴看看。

    与老人们将一壶酒饮尽,李瑄告别前,祝他们身体健康。

    这样的话,非常暖心。

    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刻。

    此时,李瑄的车驾已经从船上运下。

    天策卫骑着高头大马在前,李瑄坐在龙辇上,先回临淮城。

    日昳时刻,目送李瑄回城,百姓们这才在捕快的劝说下,各回各家。

    归途之路,议论不止。

    人人都赞叹天子圣明,能见到明君,是邀天之幸。

    特别是被李瑄邀请喝酒的十几名老人,被一群人围着,问“宫廷玉液”是何等滋味?

    孩童们在回忆着,皇帝带来的甜味!

    ……

    临淮太守府,为李瑄的暂居之地。

    当夜,李瑄在此休息。

    翌日,廖峥嵘向李瑄禀告,锦衣卫经过探查,临淮太守在百姓心中名声不错。

    也未查到什么过错。

    最多只是一些鸡毛蒜皮,拥有纠纷的事情。

    类似的事情每个地方都有,在所难免。

    临淮郡也有锦衣卫驻扎,但廖峥嵘派遣的是随行圣驾的锦衣卫,以防止地方上的锦衣卫与官吏之间,过多牵连,从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确定临淮郡没问题后,李瑄就提前规划继续南下的日期。

    一连七日,李瑄在常铉的指引,游走除临淮县以外的两个县,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

    李瑄还视察临淮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常平仓库。

    临淮的彩绸和漆器非常出名,每年依靠此,获得巨大的利润。

    常铉也一直关注彩绸和漆器,依靠大运河,将这些倾销向洛阳、长安。甚至通过丝绸之路,到达西域。

    不过李瑄建议临淮郡能拓展其他业务。

    据他所知,彩绸和漆器,临淮在南方的诸郡中,并不占据优势。

    临淮彩绸再好,也远远不如广陵彩缎、丹阳京口衫缎、晋陵的陵绣、会稽的绛绣、吴郡的刺绣出名。

    而且在漆器上,扬州首屈一指。

    这些名贵的东西,老百姓用不起。

    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市场饱和,应对风险能力太差。

    李瑄更倾向于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现在的肥皂、牙刷、铁锅等等。

    亦或者各类家具、新式的琉璃瓦、砖石等。

    吃饱穿暖,是基本要求,百姓的生活质量,也要提升。

    临淮郡财政富余,能尝试去做这些。

    常铉很认真地将李瑄的话记录下来。

    关于粮食、蔬菜、水果,也要紧盯着。这是民生的关键所在。

    李瑄希望大唐和后世一样,每一个县,最起码有一种最适合本县的水果。

    在畜牧业上,李瑄更推荐南方养一些鸡鸭鹅和猪。

    万事开头难,一点点培育幼崽。

    迟早能达到预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人说淮阴郡不尽如人意。两郡相隔,常太守可听到什么声音?”

    常铉和临淮郡百姓送李瑄离开的时候,李瑄在临淮码头向常铉询问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