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将军 > 第四百四十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

第四百四十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4/5)

    黄金一如既往地区分开,重新提炼,打上官印。

    白银也在大量的储存。

    至于其他一些珠宝,多赏赐给军队。

    李瑄紧盯着大唐中央银行的建设,争取早日建立货币信用体系。

    关于数字、拼音,也开始在长安、洛阳试推行。

    每个月诸郡的摊丁入亩,考成法,都必须要向李瑄汇报。

    另外,乾元二载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宫的建立。

    李瑄曾向李白邀请入智慧宫,但被李白写诗婉拒了。

    李白未来长安。

    或许李白以为智慧宫和翰林院没有区别,又或许是不再留恋官场,只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为神仙眷侣。

    李瑄更倾向于李白是谪仙人,不想沉浸于智慧宫的无聊中,或被规矩所束缚。

    由李白去吧!

    在庐山,还是在云梦,李瑄想着还会与李白再次相遇。

    “臣崔汉衡拜见至尊……”

    政事堂中,李瑄刚与宰相们讨论完政务,便将秘书监学士崔汉衡召过来。

    秘书监设十八学士,从七品下。

    虽然官职低,但都是能与李瑄对话的存在。

    科举及第后,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优秀政绩后,有可能被李瑄召为秘书监学士,代表其前途无量。

    当今秘书监十八学士,多是历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着重培养。

    现在秘书监已经完全取代由宦官组成的内侍省。

    和锦衣卫一起,被视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对文武大臣们有非常大的掣肘。

    “崔学士免礼。”

    李瑄让崔汉衡平身,开门见山向他询问道:“崔学士罗马语如何?”

    “回至尊,臣已可以与罗马人正常交流,罗马的文字,臣也学得七七八八。”

    崔汉衡向李瑄回答道。

    他有近乎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李瑄选秘书监官吏学习罗马语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应召。

    他觉得这是他的机会!

    一年半的时间,他请教精通多种语言的粟特商人,请教罗马人,夙兴夜寐,几乎没有休息,终于将罗马语吃透。

    “罗马帝国万里迢迢来使,为大唐带来诸多农作物,福泽百姓。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朕准备派遣一大使,随罗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来一回,可能超过五年,且困难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学士是否愿意前往?”

    李瑄征求崔汉衡的意见。

    崔汉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体度弘博,志气沉定。能断大事,尤精远图。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学习语言的天赋,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执政的时候,崔汉衡能发挥特长。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即便至尊不提,臣也愿如终军一样请长缨,若汉代张骞一样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愿。”

    崔汉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热泪盈眶地说道。

    盛唐如诗歌一样飞扬,文人士子无不仰慕古代的榜样。

    西域已经被征服,天地还有更远的地方。

    在崔汉衡学习罗马语的那一刻,就决定要踏万重山水,一渡罗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样!

    “汉代的甘英到达过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们汉人踏过最遥远的地方。我们不能像夜郎一样坐井观天,伟大的民族,当排除万难,敢为人先。我相信崔学士是坚定的,一定会成为第一个踏上欧洲的汉人。”

    李瑄立刻将崔汉衡扶起来,并拉着他的手,与他同坐榻上。

    崔汉衡不敢,李瑄却用“武力”镇压他,使崔汉衡受宠若惊,更为动容,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他觉得前路的困难,已不再是困难,因为他有信与念。

    东汉时期,甘英奉命汉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出发,西行至疏勒,越葱岭,经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到达地中海沿岸。

    即将到达的时候,受安息阻挠,无法渡海到大秦,只能返回。

    李瑄鼓励崔汉衡,前人没有过的路,后人将其走完,青史流芳。

    选崔汉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崔汉衡年轻。

    崔汉衡虽进士及第,可他还不到三十岁。

    不同于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

    罗马使团虽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让崔汉衡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李瑄还会为崔汉衡物色一个副手。

    为他在安西时期的众多幕僚之一,杜环。

    现杜环还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杜环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诗人杜牧的祖父。

    李瑄明白杜环在历史上,也到达过地中海,差一点跑到欧洲。

    历史上,高仙芝怛罗斯之战失败后,许多僚属、工匠被俘虏,杜环就是其中之一。

    杜环会波斯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