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将军 >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长安百姓的期望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朱雀街,长安百姓的期望(4/5)

   右相兼文部尚书,又有四十多个使职加身,毫无疑问的百官之首。

    可在李瑄面前,杨国忠感觉很不自在。

    “右相,左相。劳烦你们亲自相迎!”

    李瑄向杨国忠和陈希烈一礼,回应道。

    杨国忠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他绝不会因为曾经是李瑄下属,就放过打击李瑄的机会。

    再见杨国忠的时候,李瑄以平常心态。

    自作孽,不可活。

    他不会怜悯杨国忠这样的人。

    “迎接天水王,是我等的荣幸!”

    杨国忠似乎继承了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很会说话。

    “天水王饮马里海,将来太公庙中,您必为首!”

    相比之下,在陈希烈眼中李瑄是搅局者,他巴不得李瑄早点离开长安。

    就像这次一样,一走就是近三年,让天下安静安静。

    “过誉了!”

    李瑄笑了笑。

    然后李瑄按照规矩,与其他三品大臣问礼。

    罢相以后,李瑄仍然坚挺,在西域秋风扫落叶般地西征,让圣人龙颜大悦,大加赏赐。

    许多官吏都觉得,李瑄迟早会二度拜相,去与杨国忠争权力。

    前提是李瑄能向李隆基妥协一些事情,不要再想着变法。

    现在圣人在颐养天年,不想听到烦心事。

    李瑄在文武大臣的队伍中,看到李岘、裴遵庆、张镐、韦见素等人,他们自有生存之道。

    还有李瑄的亲兄弟李霅、李季卿等,他的岳父姜度、裴泛,这些杨国忠不敢动。

    王维不在行列,他守孝归来后,心灰意冷,大多数时间都在称病归隐。

    至于杜甫、杜琎、赵丰章等比较刚的,早就被罢官,贬官。

    在上洛郡当太守的王昌龄,也遭到大贬。

    “朝廷的变化有些大啊!右相举荐了不少贤才,我都不认识了。”

    李瑄没有第一时间上马,而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杨国忠说道。

    此次回长安,他已经想好他要干什么了。

    对抗一下杨氏,即便没有用处,也要让长安看到他的决心。

    “优胜略汰,天下能人何其多也?”

    为了自己的面子,杨国忠这样回答道。

    “听说南诏扰乱,大军第一次平叛失利了?”

    李瑄又问出这个敏感的问题。

    “天水王休要听那些风言风语,初次南征小胜,南蛮狡猾,需要更多兵马。大军已经出发剑南,待训练完毕,必擒阁罗凤面见圣人。”

    杨国忠立刻反驳道。他害怕李瑄将这个消息告诉李隆基。

    现在满朝文武,只有李瑄能向圣人传递近话。

    “南面多瘴气,不要冒进。”

    李瑄不打算拆穿杨国忠指鹿为马,只是警告他一声。

    阁罗凤很有能力,杨国忠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还要看有没有那个胃口。

    “这是剑南的事情,不劳天水王了。”

    见李瑄故意让他难堪,杨国忠话语也强硬起来,为了防止李瑄在文武百官面前继续说,他又催促道:“圣人在花萼相辉楼等待,请天水王上马,不要让圣人久等。”

    李瑄不再多说,他向文武百官一礼后,坐上一匹银白色的汗血宝马。

    这是拔汗那王赠送李瑄的年轻宝马。

    拔汗那国在汉代的时候,叫“大宛”,那里自古以来盛产名马。

    车神塞、李嗣业等将领也纷纷上马跟随着李瑄。

    一行人浩浩荡荡,驶向明德门,朱雀大街。

    这个门,李瑄已经以“加冕荣耀”的方式,通过四五次。

    每一次都是天功!

    有唐以来,无一将领能和李瑄一样,多次万众瞩目下在朱雀大街通过。

    从朔方到陇右、河西,再到西域、河中、波斯。

    从突厥,到吐蕃,再到大食。

    这些都是大国,特别是吐蕃和大食,在鼎盛时期,却大败在李瑄手中。

    变法罢相,使李瑄变得更悲情。

    忧国忧民、大英雄、大诗人,在武风极盛,诗歌飞扬的大唐,每一个标签,都足以享受荣耀。

    常平粮仓,虽然已经变质,但解许多百姓的倒悬之急。

    慈幼堂、济生堂等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只是被杨国忠减少开支,并没有被抛弃。

    变化失败,种子却留下。

    包括一条鞭法、考公法,在仁人志士心中,已经有新的概念。

    他们在等待“春风吹又生”的时候,那个男子,再度“入相”。

    正午的时候,在万众期待中,李瑄又一次进入明德门。

    许多长安人见过李瑄,但依旧翘首以盼。

    他们受够了平白无故加赋税,受够了强行征兵,受够了五杨的奴仆。

    一家数百奴仆,五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