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没问题。”
邓丽筠说三木刚也略通中文。
“那就好。”
方言扬起眉梢,随后跟邓丽筠、三木刚等人折腾了个下午,谱子的初稿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完成。
邓丽筠脸上写满了兴奋,拿着画着音符的五线谱,嘴里情不自禁地哼唱着《如愿》的旋律。
“换歌可以,不过你最好要跟中央台的春晚节目组请示报备一下。”
方言建议道:“不然的话,擅自随便更改曲目,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邓丽筠说:“说的没错,我会照办的。”
方言心里粗算了下时间,“26号除夕夜,距离春晚没多长时间,能在25号之前完成了吗?”
“如果你没有那么快写出曲子,或许我只能够放弃了,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邓丽筠信心满满,说自己晚上就录制一份小样demo,邮寄给春晚节目组,同时也会给中央台打电话,就在电话里清唱一遍《如愿》,相信但凡有鉴赏能力有魄力的导演,都会同意更换春晚曲目。
方言说:“这样也好。”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邓丽筠露出神神秘秘的笑容。
当听到跟自己有关,方言立马来了兴趣。
“如果你不介意我扯你的虎皮的话。”
邓丽筠说,春晚节目组要是知道《如愿》是方言作词,绝对会同意让自己换歌。
方言乐不可支道:“哈哈,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那可说不准。”邓丽筠狡黠地眨了眨眼。
方言大大方方,“行吧,只有《如愿》能够按时制作出来,我的虎皮你可以随便拿去用吧!”
随后的几天里,不是配合《入殓师》的主创团队接受媒体采访,就是到赤坂录音棚里看邓丽筠录制《如愿》,余下的空暇时间也没有浪费,统统投入到《明朝那些年》和《大明王朝》的写作。
就在《明朝那些事》的初稿快要出来时,《入殓师》的首映礼也到来了。
本来获得柏林金熊奖,就让电影倍受瞩目,而上映当天邓丽筠的到来,更是让现场异常火热。
尤其是松坂庆子和邓丽筠这两位“昭和歌姬”轮番献唱,噱头十足!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成之下,《入殓师》第一天的票房就突破了近10亿日元。
这可是在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日本,但这也恰恰是《入殓师》的“天时”,因为电影对生死观的阐述,冲淡了萧条时期的绝望、悲观、消极、痛苦等氛围,甚至富士电视台还专门做了个调查。
自《入殓师》上映以来,日本本来居高不下的自杀率奇迹般地开始下滑。
很多原本抱着一死了之的招核男儿,在看完电影之后,都打消了轻生求死的念头。
毕竟,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酸甜苦辣里醒过也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