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樰出门的第一时间,并不是像往常一样,前往《霸王别姬》剧组。
而是一反常态地来到首都国际机场,这次不是来接张国榕,而是接自家的男人。
方言提着行李箱,呼出一缕缕白气,漫步地走出机场,迎面就看到不远处的龚樰,头戴针织帽,身上裹着厚厚的纯白羽绒服,冷风之中,犹如一朵傲雪的梅花,满脸笑容,挥舞着手。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钻入车内,暖气呼呼地吹动,让车内的温度逐渐地升高。
方言和龚樰温存了一会儿,并不着急开车,缓缓地开口:
“国榕已经进剧组了吧?”
“已经进来一周了。”
龚樰拧开保温杯,递了过去。
方言看了眼漂浮在热水上的大枣和枸杞,“怎么样,他还适应燕京的环境吗?”
“挺好的,他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没什么架子,也从不挑剔,而且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龚樰说,凭着这一周的表现,已经赢得了整个剧组的尊重和喜欢,特别是请来的京剧老师。
给张国榕化妆的3个小时里,毫无怨言,最有意思的是,扮上以后不怎么抬眼,眼帘就那么垂着,本来京剧的化妆和箍头都是眼角稍稍往上,可他却不用这么抬头,就可以达到千娇百媚的效果。
“就连陈老、玖爷都夸是难得一遇的好苗子,只可惜错过了学京剧的最佳时机。”
听到这话,方言笑了笑,毕竟这可是李碧桦钦点的“程蝶衣”惟一人选。
“其他人呢?姜闻那个刺儿头有没有给你添麻烦?”
“那倒没有。”
龚樰莞尔一笑。
“那就好,他要是敢像在《红高粱》剧组里一样咋咋呼呼的,你就直接报我的名儿。”
方言语气里透着几分玩味。
两人说说笑笑,车开始缓缓地驶离首都国际机场。
“我和陈老、吴厂长他们讨论了下,等你回来以后,就准备召开个剧组围读会。”
龚樰道:“让你这个总编剧兼原著作者,好好地给大家讲一讲《霸王别姬》。”
方言沉吟片刻,“那就三天后吧。”
龚樰讶异不已,“这会不会太快了?!”
“不需要让全剧组的人都来参加这个剧组围读会。”
方言说:“就比如说国榕吧,他学习普通话和京剧表演,需要多长时间?”
龚樰回答:“史老师她们说大概要两三个月吧。”
“这段时间正好可以把段小楼和程蝶衣少年学艺时期的戏拍好吧?”
方言抬头望了眼阴沉沉的天色,“可不能错过了今年的一场大雪。”
龚樰一下子便明白,《霸王别姬》少年学艺时期的戏,基本上都是冬天的景。
“说的也是,那好,第一次剧本围读会的范围就缩小到这一部分的戏好了。”
………………
第二天,方言跟随龚樰来到《霸王别姬》剧组。
负责编剧组的莫伸,以及负责摄影组的章艺谋一见到他,脸上洋溢热情地走上前来。
“恭喜你啊,我听说你的《红高粱》已经申请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了?”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都是托方老师的福。”
章艺谋咧嘴发笑,当初要不是方言亲自点将,自己恐怕还在桂西厂坐冷板凳呢,当然从摄影助理开始做起,对自己来说没什么不好的,可是导演对于他来说,却更加海阔天空。
“这回《霸王别姬》,就有劳你协助龚导了。”
方言笑盈盈道,“不出意外的话,说不定这部电影能让你有机会参加戛纳电影节。”
“我等着这一天!”
章艺谋情绪激动,然后和莫伸一块当起导游,带着方言在剧组里逛了起来。
方言和葛尤、陈怀皑、吕齐等人打了个照面,很快地把目光落在了儿童演员的身上。
“这个是饰演少年程蝶衣的小演员。”龚樰简单地介绍了下。
方言诧异不已,“跟国榕长得还真有几分像。”
龚樰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些小演员可是我们费了好大的工夫,按照国榕、姜闻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在好几个省市挑选,才最终物色到这么一批适合演戏班子儿童的小演员。”
方言扫视一圈,注意力很快地落到了坐在角落里、捧着剧本的女人。
“她叫蒋文丽,是北电的学生。”
龚樰说,之前蒋文丽毕业被分配到自来水厂工作,后来报考上了北电的表演系。
“龚导好,方……方老师好。”
蒋文丽站起了身,心怦怦直跳。
“别紧张,你是北电大一的新生?”
方言本来有意让利芷来演“程蝶衣的母亲”,但如今和蒋文丽一比,尽管蒋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