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政坛巨星 > 第1513章 1513

第1513章 1513(1/3)

    云海省常务副省长办公室。

    黎锦端坐其后,深灰色的西装一丝不苟,眉宇间带着长途奔波后的风尘,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不见丝毫倦怠。

    从京城返回云海,他第一时间便扎进了这片由卷宗、数据和权力构成的丛林。离开前,他签发的那道“非必要项目一律冻结”的指令,如同一道无形的闸门,此刻,闸门缓缓开启,需要他这位掌舵人亲自审视每一股试图涌出的水流。

    “黎省长,交通厅王厅长到了。”秘书轻声提醒。

    “进。”

    门开,交通厅长王振林夹着厚厚的项目书,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走了进来。

    “省长,这是云海高速北延线项目的补充预算和人事调整方案……”王振林将文件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开始汇报。

    黎锦没有立刻翻开文件,目光平静地落在王振林脸上:“我记得,北延线项目一期招标时,中标单位资质审核存在争议?”

    王振林额头瞬间沁出细汗:“是……是有过一些不同意见,但经过复核……”

    “复核报告呢?”黎锦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附在后面,我要看原始记录。”

    “是……是!我马上让人送来!”王振林连忙应道。

    接下来是教育厅长、文旅局长、农业厅长……一个个项目负责人被召来,如同过堂。黎锦的问题精准而刁钻,直指预算中的水分、人事安排的不合理、项目推进的潜在风险。他时而低头快速翻阅文件,指尖划过冰冷的纸页发出沙沙轻响;时而抬眼直视汇报者,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只有他偶尔敲击桌面的笃笃声,以及汇报者略带紧张的陈述声。

    “这个配套工程预算虚高15%,砍掉。”

    “这个岗位的人选资历不足,换人。”

    “这个项目风险评估不全,打回去重做,下周再报。”

    “这个……可以,按程序走。”

    一天多的时间,就在这近乎苛刻的审视中流逝。当最后一位局长如释重负地离开办公室,黎锦才靠向椅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掌控,需要从最细微处着手。这些看似琐碎的批复,如同在权力棋盘上落下的一颗颗棋子,无声地构筑着他的防线和影响力。

    秘书再次敲门:“省长,省委周秘书长来了。”

    黎锦眼神微凝,迅速调整坐姿:“请。”

    省委秘书长周仓笑容满面地走进来,一身熨帖的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带着省委大管家的圆融气度。“黎省长!辛苦辛苦!刚从京城回来就马不停蹄,真是为云海鞠躬尽瘁啊!”他热情地伸出手。

    黎锦起身相迎,脸上也挂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周秘书长客气了,分内之事。快请坐。”他亲自走到茶柜前,取出一罐上好的明前龙井,“尝尝这个,朋友从江南带来的新茶。”

    两人落座,茶香袅袅,气氛看似轻松融洽。话题从京城见闻聊到云海天气,周仓言语风趣,黎锦应对得体。

    周仓端起青瓷茶杯,吹了吹浮沫,看似随意地开口:“你在京城听到了一些风声,想必对云海下一步发展,更胸有成竹了吧?”

    黎锦微笑:“上头精神要领会,省情实际更要吃透。稳中求进,总不会错。”

    “稳中求进……说得好啊!”周仓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脸上的笑容淡去几分,换上一丝凝重,“不过,省里最近……可不太‘稳’啊。”

    他压低声音,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扶手上敲击着:“郭书记那边……动作不小。你不在的这几天,他连续召集财政厅马厅长、国资委孙主任,还有工行、建行那几个行长,关起门来开了好几次小会。内容……捂得严实,但风声还是漏了点出来,核心就一个——他那套‘化债专项行动’!”

    黎锦端着茶杯的手纹丝不动,眼神平静无波:“哦?郭书记对化债工作,很上心啊。”

    “何止是上心!”周仓语气加重,“省委综合办那帮笔杆子,没日没夜地熬,搞出来一个‘专项行动方案’草案!我找人……‘瞄’了一眼,里面可不得了!提议成立一个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化债工作专班’!绕过省政府!直接对接财政、银行和企业!更关键的是……”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黎锦,“草案里,还提出要赋予这个专班……临时调用部分财政应急储备金的权限!黎省长,这……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黎锦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托盘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应急储备金?”黎锦的声音冷了下来,“那是保民生、稳经济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云海省三千万百姓的救命钱!他拿去填他那无底洞的债?”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万一今年再来个洪涝灾害,或者哪个支柱产业突然崩盘,我们拿什么应对?云海省刚刚有点起色,经不起他这么折腾!”

    周仓被黎锦陡然迸发的锐气慑了一下,随即苦笑道:“谁说不是呢!可郭书记决心很大,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