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的体量越来越大了,体系也越来越复杂,我也没有能力兼顾所有的细枝末节,”萧良说道,“星源这次对管理层授股之后,会在整体上成立了一个对外宣称是董事会的机构,大体将各个事业群的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等人囊括进来,掌握决策权……”
“这算是财团了吧?”葛云锋颇为振奋的问道。
他这段时间看了很多财经方面的报刊杂志,了解到日系财团的真正决策机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董事会。
萧良说星源体量越来越庞大,但今年以来主要还是鸿盈科技的投资建设速度惊人。
不过,鸿盈科技本身就是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听萧良的话意,很显然鸿盈科技作为事业群之一纳入星源系,真正的决策权也不可能放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需要转移出来集中行使。
这不就是典型的财团组织架构吗?
当然了,决策权如何转让出来,还要同时满足香港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这些专业性的问题,葛云锋就不是很了解了。
“星源现在没有资格谈财团,将来也不会奢想着做什么财团!”萧良说道。
“也是哦,日系财团的核心还是金融机构,韩系财团虽然不是以金融机构为核心,但发展也依赖于金融机构提供海量的资金,”萧意说道,“包括之前的宿云生物、南亭集团在内,星源发展这几年,对银行的借助还是太少了!”
星源系超高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除了自身的盈利积累外,更多还是靠萧良在香港等证券市场大捞特捞,之后再进行资本转移。
星源系单纯在国内的银行贷款,总计可能仅有四五十亿,不要看规模还挺大,但整体负债率可能仅有百分之二十,可以说是超低,过分低了。
目前国内快速发展的企业,有几家负债率低于百分之六七十的?
哪家在超规模扩张过程中,不狠狠借助银行贷款这个工具的?
萧良偏不。
甚至在组建东洲城市商业银行时,萧良都拒绝注资持股,谁劝都不好使,而是将投资机会都推给了别人。
萧意他目前都还持有城商行5%的股份。
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以来,就受益东州超高速的产业发展,目前吸取公众存款余额已经超过百亿,上半年实现七千万的净利润——
也许城商行目前这点利润,萧良不会太在意,但如果控制城商行,从这么多公众存款里,拿走二三十亿贷款支持星源的发展,在这个年代不算过分吧?
从自家控制的银行拿二三十亿贷款,可要比从其他银行拿到这些贷款,容易太多了。
而随着东洲的经济发展持续提速,东洲城商行的放贷规模也会持续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国家也陆续放开全国性的股份性民营商业银行的组建限制,以星源的体量,难道不应该加入这类商业银行的组建中去,并拿到关键性的地位与影响力?
如此一来,萧良根本就不用在这一次的新鸿臣合并中,转让太多个人持股了。
考虑到新鸿臣未来的发展,萧意觉得萧良这一次将个人持股降低到10%左右,仅仅为了获取八十亿的发展资金,潜在的损失还是太大了——八十亿的发展资金,明明可以通过银行来解决的。
萧良笑了笑,说道:“东洲的金融盘子就那么大,不可能分星源太多。而我们跟省里的关系很一般,拿不到什么贷款,我也不愿意去求人。”
前世那些控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集团的,有几个有好下场?而剩下来的那些,又有谁没被敲打过?
萧良很早的目标就是建立先进产业集群,而非混杂金融与产业资本性质的财团;至于资金来源,他从证券市场攫取的还不够多吗?
倘若还是不够,也没有问题啊,新组建海外基金公司是干嘛的?
对萧意的疑惑,萧良只是笑了笑,说道:“我要是将每一分钱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那还有你们什么事啊?”
用过餐后,萧意带了司机,负责将叶晓华、程雷、江启良、葛云锋等人送回家或酒店——准备好喝大酒,之前众人要么打车过来,要么让萧意的车顺带接了一下。
用餐期间,何红就露了一下面,打过招呼后就离开了。
萧良这时候来到何红的办公室,是位于公馆底楼东南角的一个小房间,可以眺望外面庭园里的草坪。
何红身穿一件黑色白碎花纹的吊带连衣长裙,虽然还穿了一件同色系的披肩略显保守了些,但身姿娉婷的坐在办公桌后,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越发的美艳成熟。
见萧良没有老实的坐在办公桌前,而是走到她身后,何红忙起身将室内的灯关掉,避免从外面廊道经过的人看到里面的情形——毕竟她在办公室,只会拉上一层纱帘,不可能将遮光帘都严严实实的拉上去。
“你怎么让张斐丽找到房东,花一千万将这栋房子给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