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文豪1978 > 第598章 泡泡玛特

第598章 泡泡玛特(3/4)

亚商人亚伦·奔达创办的奔达国际在香江上市,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超额认购47倍。

    奔达国际上市后以大手笔投资而驰名香江,仅仅一年时间,先后购入金钟财经广场大厦、半山置地物业、香江电视23.77%股权。

    88年奔达国际便以控有公司市值108亿港元而名列香江十大财阀第十位,而后开始迅速抛售资产,淡出香江市场。

    改名为奔达中心的金钟财经广场大厦在当时被作价37.8亿港元出售给了日本的EIE集团和高日发展。

    奔达中心落成于88年,由一组双子式八角形建筑组成,一座为36层建筑、一座为40层建筑,两座建筑之间由平台相连。

    总建筑面积高达1050322,即97575平方米。

    因其外形独特,而被中环上班人士戏称为树袋熊,是如今高楼林立的中环地区的重要建筑之一。

    如此规模的建筑,又赶上现在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EIE集团和高日发展看准了时机,打算套现离场,售价自然不便宜。

    63.6亿港元!

    这笔交易如果能达成,将会立即刷新1993年度香江商业楼宇交易的新纪录。

    梁伯韬主持百富勤,在香江商业界如鱼得水,消息灵通。

    一周之前EIE集团和高日发展想要脱手奔达中心,他立刻就上了心。

    63.6亿港元的售价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是比照当年EIE集团和高日发展购入时的价格,更是上涨了70%。

    但时移世易,现在连上环的写字楼都逼近5000块一吹了,奔达中心位于中环C

    位。

    几乎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合到6200一,绝对不算贵。

    最关键的是随着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环的写字楼正变得越来越抢手。

    根据港府差物业估价署的统计,自88年以来,中环写字楼空置率连续4年低于5%,年租金涨幅更是屡创新高。

    仅90年到92年这三年里,中环的写字楼租金已经涨了40%,每月租金高达45

    港元。

    每年5.3亿港元的租金收益,租售比高达8.3%,远超香江住宅的4.7%,更是超越世界上的很多国际大都市。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香江如今热得发烫的经济。

    像奔达中心这样的天价建筑,注定只能是少数富豪和大型公司能够染指的,

    哪怕百富勤这些年赚了不少,想要独自吃下这口蛋糕也是不现实的。

    梁伯韬精通财技,最擅长的就是以小博大,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最近正在为林氏影业寻找新办公地的陶玉书。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场参观。

    奔达中心规模宏大,陶玉书自然不可能在逐一参观,她只挑了中心一座的一楼大堂、标准层和平台看了一圈。

    最后上到顶楼,站在落地窗前。

    她的视野里,汇丰总行大楼和中银大厦就在不远处巍然耸立。

    这一刻,陶玉书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股脾天下的骄傲。

    随即,她又立刻清醒了过来,微微摇了摇头,警醒自己不能自满。

    站在这里,林太感觉怎么样?梁伯韬问。

    他落后了陶玉书一个身位,站在左后方位。

    陶玉书转过头来,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梁生觉得怎么样?

    有种俯瞰众生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起杜甫的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言,陶玉书露出轻笑,‘凌绝顶是对的,不过‘众山小’嘛———”

    她的眼神又望向窗外,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构成了香江最壮观的城市天际线,但眼界无论如何是开阔不起来的。

    梁伯韬会意,哈哈笑了两声。

    一旁的岸田彻矢这时操着整脚的粤语说道:奔达中心是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等一的优质资产,

    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国内有资金需求,EI正和高日发展是绝对不会轻易出手的。

    林太和梁生慧眼如炬——

    陶玉书自动过滤了小鬼子的恭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对岸田彻矢一番话的回应。

    梁伯韬观察着她的神色,向岸田彻矢提出了告辞。

    梁伯韬下楼后坐上了陶玉书的车,待黑色平治驶出了奔达中心的地下车库,

    他才问陶玉书:

    林太觉得怎么样?

    63.6亿,价格还是太高了!

    没有了岸田彻矢,两人之间说话没了顾忌。

    贵是一定的,香江现在的房价飙升得太快了。但这毕竟是中环的写字楼,

    物以稀为贵。

    我们两家合力,再贷出一部分资金,尽可能以少量资金撬动这桩优质资产,

    稳赚不赔。

    另外我们还可以——

    梁伯韬的办法谈不上多高明,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