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文豪1978 > 第515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515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4/5)

    他最早练气功是因为听朋友说这东西有助于写作,可以给人以超凡的感觉,

    有一回他信誓旦旦的对好友西川说他开了小周天。

    然后他开始出现幻听,总觉得有人在他耳边说话,又觉得自己的肺已经烂掉了,各种身体上的幻觉让他饱受精神折磨。

    自杀前,查海升曾写过几封遗书,称同事是道教败类,说有人要害他,让父母为他报仇。

    在最后一封遗书里,他又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后世很多人把查海升的去世浪漫化,将原因归结到性格和外界的精神打击上但修炼气功罹患精神疾病,这个事实却是不容辩驳的,也是导致他自杀的最直接的原因。

    陶玉墨絮絮叻叨的说了许多以前在学校时的一些经历,言语间满是伤感。

    说完这些话,她决定回内地,去参加一趟查海升的葬礼,以尽同学之谊。

    陶玉墨走的第三天,李士非突然跑到香江,一脸苦相的出现在林朝阳面前。

    朝阳,你怎麽能干出这种事呢?

    李士非的表情痛心疾首。

    自从《入师》的稿子给出去后,他就知道李士非肯定要找上门。

    咱们这麽多年的关系,《入师》要在《收获》发表的消息,我竟然是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

    要发表,你怎麽不找我们《花城》啊?

    这事啊,说来话长。林朝阳敷衍道。

    那你长话短说。李士非不依不饶。

    林朝阳不理他的虚张声势,转移话题道:我让小琳姐用完稿子后,给你们寄过去一份,你收到没有?

    闻言,李士非面露焦急,什麽时候的事?你怎麽也不跟我说一声?

    他立马借林朝阳家的电话联系花城出版社,告诉编辑部的人一定要留意沪上《收获》寄来的信件,再三交代之后才挂断了电话。

    ?ǎ n ?c〇

    被林朝阳这麽一打岔,李士非兴师问罪的心思淡了下去,但还是忍不住埋怨几句林朝阳不够意思。

    接着他又跟林朝阳聊了聊《入师》故事情节和创作经历,心中对这部充满了期待。

    对了,你那个日本文学研究会写的文章《花城》这个月转载了,反响相当好!

    李士非说的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刊上发表的那篇《八十年代中后期许灵均创作风格之流变》。

    转载外国文学作品丶文学热点事件或评论一直是《花城》的一大特色,也是他们创刊后之所以能在国内诸多文学期刊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几年林朝阳跟花城出版社的合作关系亲密无间,他们对林朝阳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也很关注。

    时不时的就会从海外一些文学刊物上淘换到关于林朝阳作品的评价或反应,

    然后毫无心理负担的翻译转载到自家杂志上。

    这类文章在发表后通常都会受到许多读者的好评,不仅是因为林朝阳的读者众多,更关键的是读者们的民族情感在作。

    后世为啥很多老外能吃我爱中国这碗饭?

    不就是抓准了国人的这种心理嘛。

    不过相比后世抖阴塑造的那种虚假的友好氛围,林朝阳作品的受欢迎要更真实一点,毕竟这年头夸中国作家或者中国作品可没钱赚,

    《八十年代中后期许灵均创作风格之流变》发表后,除了在读者群体受到了欢迎,也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

    在林朝阳旅居香江后所创作的三部作品中,《寄生虫》在内地的口碑相对是要好一些的,《楚门的世界》和《大时代》在评论界的口碑就没那麽高了。

    《楚门的世界》出版后遭遇了虚假叙事脱离实际等指控,同名改编电影在海外斩获大奖,口碑立刻回升。

    相比之下《大时代》就惨多了,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通俗,是林朝阳创作生涯中的一次滑铁卢。

    而文学界之所以会注意到这篇文章,主要是文章中提到了香江三部曲这个概念。

    不管是在文学界还是在其他领域,逼格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怎麽塑造逼格,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就是先塑造概念。

    比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这名号说出去谁听了不是虎躯一震?

    可实际上呢,这样的禁军教头北宋军中有5700个,就是个从八品的不入流官职。

    当然了,林冲本人还是牛的。

    《流变》一文提出香江三部曲这一概念也是一个道理,感觉一下子就把林朝阳这三部的逼格给拉了上去,连带着原来评价不太高的《大时代》也变得高级了起来。

    再比如梁山一百零八将,三十六天罡星丶七十二地煞星,你别管里面是不是混进了施恩丶孔明丶孔亮这些废柴这名号一报出来,哪个好汉不立刻神气?不受人敬仰?

    同样的道理,香江三部曲这个概念被日本人率先提出来,国内的那帮评论家也犯合计了。

    咱们之前对这几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