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文豪1978 > 第498章 怎么就不能便宜我?

第498章 怎么就不能便宜我?(3/5)

为,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金熊奖一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囊中之物。

    其实也不一定非得是金熊奖,金狮奖丶金棕榈奖都可以。

    只要是能扬名国际,为国争光,获得哪个奖项并不重要!

    大家之所以会这麽乐观,主要是因为有了陈凯戈的这个银熊奖。

    不少人朴素的觉得即便没有别的导演出头,等陈凯戈成熟起来,也一定会为中国电影摘得国际性荣誉的。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电影斩获国际性荣誉的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大家更没有想到,第一个为中国电影擒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竟然不是陈凯戈,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章艺谋。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章艺谋是何许人也。

    而另一些人倒是知道章艺谋,但他们对章艺谋的第一印象是陈凯戈的那个摄影师。

    新h社的电讯第一时间引发了国内电影界乃至文化界的震动,但要说这个消息真正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还是因为24日的《新闻联播》。

    西柏林电影节是23日晚上闭幕的,第二天章艺谋乘飞机飞回国内,抵达燕京后便被蜂拥而来的记者围堵在机场。

    当天晚上7点15分,《新闻联播》播放了章艺谋在西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上身着西服领奖的视频画面。

    因为去年陈凯戈在西柏林电影节拿了银熊奖,所以今年央视对于章艺谋携《红高粱》参加电影节格外重视,直接派了两名记者去。

    也因此,央视记者王建宏拍下了章艺谋领奖丶手捧金熊奖的珍贵画面。

    从来与亚洲国家无缘的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一只闪闪发光的金熊被影片《红高粱》的导演章艺谋捧回了燕京——

    《新闻联播》报导《红高粱》获奖消息的新闻时间长达1分钟,这无意之间创下了中国新闻界的一个记录。

    在《红高梁》以前,还没有一部电影的公映或获奖获得过《新闻联播》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一夜之间,《红高粱》斩获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章艺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也一举成名天下知。

    新闻媒体的报导铺天盖地而来,章艺谋仿佛一下子成了民族英雄,受到的欢迎比去年林朝阳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时热烈了不止一筹。

    毕竟跟电影相比,文学还是小众了一些,勒诺多文学奖也没有西柏林电影节的名气大。

    在章艺谋回国的第三天,陶玉书也终于从德国回来了。

    章艺谋得了奖,拍拍屁股就可以回国,但她还得忙着版权交易的事。

    尽管心中抱有很大期待,但陶玉书着实没有想到《红高梁》竟然能够一举获得西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

    高兴过后,迎接她的是各国片商热情的笑脸。

    两天时间里,陶玉书连续签了24份海外版权交易合同,累计合同额947万美元。

    一尊金熊奖奖杯丶近1000万美元的合同,不枉陶玉书在西柏林待了半个月时间。

    回到燕京的她,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中国电影的第一尊金熊奖奖杯是由林氏影业捧回来的,即便不考虑商业因素,也足以让她骄傲了。

    回到燕京的第二天,陶玉书就成了电影局的座上宾,去做了一场报告会。

    报告会过后,陶玉书更是成为了国内数家电影制片厂领导追逐的焦点。

    去年一部《孩子王》得了银熊奖,成就了西影厂。

    今年一部《红高粱》得了金熊奖,成就了燕影厂。

    现在谁还看不明白,只要跟林氏影业搞合拍片,得奖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各家电影制片厂对国际奖项渴求到了极点,但陶玉书暂时还没有扩大合拍电影规模的想法。

    哪怕是滕进贤找到她,希望林氏影业加强与内地电影制片厂的合作都不行。

    滕进贤还误以为陶玉书是在跟他讲条件,在几个月前的首届中国电影展上,

    滕进贤可是答应了陶玉书。

    只要林氏影业的合拍片能够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或者奥斯卡的最高奖项,这部电影就会票房分帐的形式在国内上映。

    这话我既然都说出来了,自然不会食言。这件事我们电影局和中影协调,

    争取尽快让《红高粱》上映。

    陶玉书无奈道:滕局,谢谢您还想着这件事,不过跟制片厂的合作确实不是一时就能扩展的。

    目前林氏影业跟制片厂合作的电影仅限于文艺片,算是开了个好头。

    但获奖这种事只是小概率事件,谁敢保证合拍的电影就一定能得奖呢?

    这种事不急于一时,日后肯定还有合作的机会的。

    滕进贤怎麽听陶玉书的话都觉得是托词,以为她是在为争取分帐资格以退为进。

    他为此倍感无奈,这件事他要是能做主,谈一谈也未尝不可以,可惜他做不了主。

    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