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杰道:“李氏家大业大,府上至少也有几百人,太子再去长乐宫,把皇后的亲卫借来,如此一来手上至少也有千人。”
“然后太子再打出清君侧的名义,包围未央宫,逼皇帝下诏诛杀马奔、陈平等人然后解散内卫,则大事可成。”
太子吃了一惊:“率兵包围未央宫?这可是造反!”
齐杰撇嘴说:“失败了就是造反,成功了就是清君侧!”
太子还是难下决心。
从小老师就教他忠孝,可是如今齐杰却要劝他造反,一旦他起兵造反,那就是不忠不孝,太子始终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太子啊!”齐杰看太子还是下不了决心,跪在地上,抓着太子的大腿说:“您难道要当第二个申生?”
见太子不动,齐杰抽出自己的佩剑架在脖子上,说道:“太子既然不愿起兵,那臣就先死在殿下面前,免得看到殿下被废。”
太子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拨开齐杰的手说:“孤决定了,起兵!!!”
……
未央宫。
马奔来到皇帝面前复命,他告诉皇帝说,太子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
皇帝闻言目光微微一凝。
马奔被看的全身一寒。
他还是第一次对上皇帝这种眼神。
田秀就这样看着他,想要把他看穿。
过了许久之后,田秀才说:“你,先去吧!”
马奔很想问该怎么处置太子,但看皇帝这副反应,也不敢再多问慌慌张张的下去了。
他下去了之后,田秀开口说道:“朕了解太子,太子生性柔弱,要说他对朕怀有怨怼,这朕相信,可是要说他会勾结儒生刻石诅咒朕,朕总觉得不太可能。”
说罢,皇帝摇了摇头。
大殿里只有王奉。
王奉也不知道这话是不是对自己说的,他也不敢接,只能低着头一言不发。
皇帝看向王奉说:“王奉,你派人把瑗之叫来。”
王奉应了声是,出去叫人。
郭瑗之很快就来了。
皇帝把事情对她说了一遍,道:“瑗之,你来给朕分析一下,你说按照太子的性格,能做出这种事吗?”
这是一道送命题。
皇帝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他心里有了答案。
一个人心里有答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那个人心里的答案说。
郭瑗之说道:“妾也觉得这事不太可能,太子仁孝,应该不止于忤逆至此。”
田秀点头:“瑗之,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郭瑗之道:“既然陛下不信马奔,不如让廷尉府的人接替内卫去查一查,别冤枉太子。”
田秀点头:“传李斯来!”
……
太子换了一身便装,躲过了门口的监视,悄悄来到李府。
李牧深居简出,平日来拜访李府的人本就不多,李牧死后,李府更是门可罗雀,大门前连一个人都没有。
太子让齐杰去敲门。
一个老仆把门打开一条缝,太子亮明身份以后老仆立刻将它放了进去。
很快,太子就见到了李牧的次子李果。
李果看到太子来访大为惊讶。
“太子,您,您怎么来了?”
太子不是正被皇帝禁足?他怎么敢违背皇帝的旨意偷偷出来见自己?
李果心里升起了一股很不好的预感。
太子拱手说:“孤此来,是想让将军救命。”
李果忙扶起太子,道:“臣和太子是儿女亲家,太子有话,但讲无妨。”
太子就把如今严峻的形势说了一遍。
李果是聪明人,他自然明白太子的意思。
太子这是想拉他下水。
可这趟水太浑了,稍不留神整个李氏都得灭族。
李果一时间下不了决心。
齐杰见状,对李果说:
“将军,您和太子是姻亲,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太子一旦被废您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将来的新太子不管是谁,都不会容下您这个太子的姻亲,如今大将军已经病故,李氏除了李左车,可以说后继无人。
将军难道就想看李氏在您的手上衰败?”
李果闻言,并没急着答应,而是问:“太子是准备做什么呢?”
太子说:“孤想找李君借人,起兵,清君侧!”
“清君侧?太子想清谁?”
“当然是皇帝身边的那些奸党!这些奸党谗言乱国,孤今日起兵诛之,还我大唐一个朗朗天下!”
李果在这一刻的太子身上看到了皇帝的影子。
据说年轻时的陛下也是这样,坚毅果敢。
李果慨然道:“好,既然太子有如此雄心壮志,我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