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流端起桌上的茶杯递给他:“校长您可别这么说,您正当壮年,无论是精力、能力还是经验,都处于人一生中最巅峰状态,说休息可太早了。”
“而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需要您这样的前辈教育引导, 也需要借助您们的经验和阅历,否则会多走很多弯路。”
顾雍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赞道:“难得你取得这么大成就以后还如此谦虚,有这样的心性,我对你的未来更加看好。”
“至于休息,我也就是随口一说,远东星区的局势确实不容我们这些老家伙休息,未来会和你并肩战斗一阵子。”
“说到这里,我想听听你对远东星区战局接下来的走势是怎么看的?”
江远流分体神情肃然:“虽然形势有所改观,但仍然不容乐观。”
“这一战过后,我估计太和军将会退守水津星域东南部,重点防守千岛星系和天竹星系。”
说到这里,他点开桌上的量子终端,在空中投影出远东星区的星图,一边在星图上指点着,一边说道:“千岛星系是太和军进入远东星区的关键节点,只要守住了这里,太和帝国随时就可以派遣大军进入远东星区,我估计敌人会在这里驻扎二十到三十个舰队。”
“天竹星系则是水津星域南部的中心,控制了这里,就可以节制周边数十个星系,帝国军不仅能够利用周边星系的资源,还能与千岛星系互为犄角,巩固其防御体系。”
“而考虑到西边河津星域的严峻局势,校长您的部队必须西调,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兵力将这两个地方攻克。”
“河津星域那边,我们将不得不以空间换时间,毕竟同印迪亚王国相比,我们的兵力差距太大了。”
顾雍听到这里,皱了皱眉:“你是说我们要逐步放弃河津星域吗?”
江远流分体脸色沉重:“是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印迪亚王国常备舰队超过五百个,可以用于远东星区的舰队超过三百个,而对方这一次就动用了六十个。”
“反观我远东星区,如今只有一百三十个舰队,而我的水津军要防备太和军,不能动用,战区的舰队还要留下一部分驻守江津星域,真正能够用于西线的不会超过七十个舰队。”
“七十个舰队对三百个,这仗怎么打都是输,硬碰硬会输得更快,唯有以空间换时间,等待国际局势的变化,才有一线取胜机会。”
顾雍的脸上爬满了担忧神色:“你所说的国际局势变化是指什么?”
江远流说道:“有三个方面。”
“一是印迪亚王国克纳尔州的穆斯族与印伽族冲突继续加剧,引发巴坦王国的干预,最终演变成印迪亚王国与巴坦王国的战争。”
“二是金埔王国向北部边境地区派驻大量军队,迫使印迪亚王国同样在边境地区派驻大量军队。”
“三是联邦本土的战争形势向有利于联邦的方向转变,使得印迪亚王国产生顾忌,不敢在远东星区全力用兵。”
顾雍有些疑惑:“这第一点第二点还好理解,第三点怎么说?联邦本土的战争形势不继续恶化就不错了,怎么会向有利于联邦的方向转变?”
对于克纳尔州的民族矛盾导致印迪亚和巴坦王国的战争,他并不感到奇怪,历史上这种形式的战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克纳尔州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除非印迪亚王国将该州还给巴坦王国,并将那里的印伽族大量移民走。
可对于野心勃勃的印迪亚王国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金埔王国在北部边境大量驻军也好理解。
金埔王国在印迪亚王国的东南部,是华盟成员国,一向与天华联邦交好,在印迪亚出兵远东星区时,大量调派军队到两国边境,还是能够做到的。
且不说金埔王国与天华联邦的关系,就是考虑自身利益,他们也得这么做。
因为印迪亚王国一旦吞并远东星区,下一个下手的对象就可能是金埔王国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平南国不能向金埔王国出兵,否则别说后者牵制印迪亚王国,对付前者就很困难。
联邦本土的战争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变,他就有些搞不懂了。如今本土三面临敌,还有两个国家的军队攻入了联邦境内,联邦军左支右绌,怎么好得起来?
江远流分体解释道:“校长可能不知道,本土那边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联邦一支独立舰队深入到兴缅王国内,活捉了兴缅国王瓦里鲁,如今正在返回途中。”
“联邦外交部已经发布了公告,邀请瓦里鲁到联邦访问,商谈两国签订和平协议事宜,瓦里鲁由联邦独立舰队护送到联邦。”
“一旦这支舰队顺利返回联邦,联邦本土的形势势必会出现大的改观。”
因为战争,联邦本土的公共消息传到远东星区都较为滞后,往往会延迟六七天,加上这一阵子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