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辽东去给鞑子当农奴,中途找机会跑了回来,结果又在崇祯九年被鞑子又给抓回去。
甚至有的命大的汉人农奴,来回好几次被抓到辽东去一直到满清入关为止,到那个时候全体汉人都已经成了鞑子的农奴。
鞑子兵在畿辅劫掠了一个多月后,也就是八九月份便结束入侵行动,押着十几万汉人百姓和无数金银财宝和粮食物资出关返回辽东。
这当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京与宣大总督梁庭栋一道督勤王军追击阿济格率领的鞑子兵,但明军始终与鞑子兵保持距离不敢越雷池一步。
鞑子郡王阿济格见这帮尾随它们的明军如此胆小怕死,于是便挂了一块牌子在后面,上书“诸官免送”四大字,狠狠的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明军给羞辱了一顿。
那兵部尚书张凤翼与总督梁庭栋知道皇帝肯定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于是在恭送鞑子出关之后,这两人一块喝毒药自杀了。
...
朝廷的勤王诏书是在七月中旬下达的,离着畿辅最近的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的官军大概在八月初到八月中旬陆陆续续的前往畿辅勤王。
在陕西的洪老爷以及孙老爷则是没有朝廷调到畿辅勤王,因为这宁夏兵变外加延绥镇总兵、副将被杀,导致这陕西官军实力大损。
如果强行把这陕西官军给拉到畿辅勤王,那李自成、拓养坤这些流寇不得把陕西三边给闹翻天才怪,所以陕西官军没有像崇祯三年一样被调往畿辅勤王。
而在中原地区的六省剿总卢象升则是被调往畿辅勤王,但卢老爷带的兵也不多,仅督标杨世恩部、辽兵祖宽部、关兵李重镇这路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兵力出头。
虽然这三支六省剿总直辖的部队给调走,但是那河南、湖广地区的官兵基本上没怎么被调,豫楚交界的左良玉部、湖广的秦翼明部、河南的陈永福、罗岱等部主力都留在地方。
这卢老爷在临走之前还派人进山去效谕山中的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刘国能等贼头,要他们以天下安危为己任格局放大一点。
不要趁着国难当头之际在背后捅朝廷的刀子,做出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背上千古骂名的事。
那八大王被卢老爷派来的人一通说教之后还就真的听进去了,并且还给卢老爷写信说这段时期他只在乡下抢劫,绝对不会去攻打州县城池牵制官军的力量,等你回来之后咱们哥俩接着下半场。
这八大王毕竟是参加过崇祯三年勤王入卫军事行动跟鞑子打过仗的,见识过鞑子是怎么在畿辅地区祸害老百姓,所以八大王非常深明大义表示这段时间不乱来。
当然,这八大王之所以如此深明大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左良玉从许州移镇南阳,并且将防区扩展到了郧襄一带,那八大王敢到豫楚一带闹腾,就准备等着被左大帅重拳出击。
而陕西那边孙传庭又把那高迎祥弄死了,吓的那图图哥也不敢返回陕西去闹,所以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先在豫楚陕交界的山区内待着,找机会再出山去闹腾一波。
至于在当时还在豫西山区的铁贼卢象升则是没有去信规劝,因为卢老爷认为这铁贼是那种没有底线的人, 如果将鞑子入侵畿辅的消息告诉铁贼,这铁贼指不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四处闹腾。
不过这也瞒不住,毕竟这豫楚地区官军频繁的调动,铁贼稍微打听一下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卢老爷北上勤王的路上还遇到了一件突发情况,那就是唐王朱聿建领着王府护卫私自出城北上勤王,卢老爷当时领兵都快走到开封了,接到南阳官员的禀告后又火急火燎的赶回去。
在南阳府的裕洲卢老爷领兵截住了唐王,将唐王的部队给缴械并将其押回王府交地方官员看管。
也正是因为这个突发情况,让卢老爷耽搁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所以等卢老爷领兵抵达畿辅之时也就是九月中旬,那鞑子早已经出关去了。
要是让卢老爷早点到,以卢老爷的血性,肯定是不会让阿济格的鞑子兵大摇大摆的出关,最起码是能救下不少被鞑子抓到辽东当农奴的百姓。
随着丙子胡乱的爆发,明朝内外局势也将发生重大的改变。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