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黑水峪并不是某一处山峪的名称,而是那秦岭鄠县段山中的总称,从后世佛坪县以北到鄠县以南的这一片秦岭山头都被称之为黑水峪,此地既是那子午道的关中地区的出口。
高迎祥领着三千兵马携带半月粮草进入子午道之后就接连的碰上麻烦事。
这陕西地区过去十几年不怎么下雨,结果到了这两年倒还是风调雨顺了起来,前年在汉中高迎祥被一场雨给淹在栈道附近出不去。
而今年高迎祥走到半道上就碰上了瓢泼大雨把那山道冲毁,害的那高迎祥为了清理道路耽误了不少时间。
由于这高迎祥是算着路程准备粮草的,所以这时间一耽误搞的那高迎祥营中的粮草出现短缺,再加上那下雨导致部分粮草发霉,高迎祥为了保住马匹不得已只能削减士兵们的供应,搞的手下的弟兄那是怨声载道。
这粮草供应出现问题也就罢了,那几场大雨搞的高迎祥营中不少弟兄都生病,就连高迎祥本人也偶感风寒。
除此之外,那营中所携带的火器、火药全部都因为受潮无法使用,且盔甲也因为沾水导致生锈防御力大大降低。
而就因为高迎祥在山道中耽误的这段时间,那贺人龙派出高杰化装深入到子午道中探查情况,并与高迎祥营中的叛徒张二和黄龙取得了联系。
这两个叛徒与高杰那也是一拍即合准备把那高迎祥给卖了换一身官皮。
这两叛徒要论起来与高杰还是不一样的,那高杰叛变纯粹是自己道德素质败坏勾引大嫂,外加吃不了造反的苦选择去给朝廷当狗。
而这两的叛变则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其中高迎祥也是有一定的责任。
这高迎祥把闯营当做他的家族企业来经营,营中的肥缺与利益,要么是高家族人再要么就是与高家有亲戚关系或者是与高迎祥有旧的人占据。
只要不是与高家有亲有旧的人,哪怕是再有能力立下再大的功劳,这上升空间也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当上一个把总,至于千总、管营这一级的高级军官是不用想的。
就比如这闯营的两个叛徒张二和黄龙,这两就是与高家无亲无旧,但是是从高迎祥造反之后不久就跟着高迎祥一块干的,但干到现在也就是当一个把总。
这官升不上去也就罢了,关键是那高迎祥在利益分配上面也非常的吝啬。
高迎祥商人出身,别看高迎祥对亲朋故旧非常不错,但是在对待古亲无故的下属态度上,就是这个时代东家对待伙计的典型作风,也就是那种极限的压榨和剥削。
这张二与黄龙跟了高迎祥这么多年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劳,但高迎祥完全把他们当做牛马耗材来用,想要均分利益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两才心生怨恨想要报复高迎祥。
可这话又说回来了,这高迎祥虽然重亲旧,但闯营有事也都是他的这帮亲旧带头冲锋,虽然张二、黄龙非高家亲旧的人没有在闯营有事的时候那也是没把他们当炮灰一样顶在前面去送死,在这一点上高迎祥还是没有双标对待的。
要是高迎祥是那种让亲旧在后面躲着享受,把非亲旧之人推在前面去顶雷的做法,那闯营也不可能混的这么大。
那张二、黄龙在闯营待着不爽大可跑路去投奔他处,这勾结官军暗害高迎祥属实有些过分了。
...
黑水峪,鸡头岭。
这黑水峪的鸡头岭距离子午道的出口已经不到一百里地了,但是这一百里地的山路非常的难走,此时那高迎祥已经领着他手下的弟兄行进到这鸡头岭的一处山谷之中。
这山谷谷底的宽度非常的狭窄,虽然能够骑马通行但也只能双马并排而走,说是山谷实际上就是一条深沟,所以高迎祥这支三千多人足足排起了两三里长的队伍。
在这山谷的两侧到山顶的坡度倒不是很大,不管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爬都是可以的,不过这坡上和山顶这一片那到处都是灌木丛和树林子。
此时只见那高迎祥骑着一匹白马没有穿盔甲走在队伍的前面,瞧着那高迎祥的脸色有些发白眼睛珠子里也全都是血丝,可见这应该是生病了,要不然高迎祥肯定会穿着盔甲走在前面。
而在高迎祥的身边与他并排走的则是一个年轻人,此人是高迎祥的堂侄女婿,也就是当初王嘉胤麾下左营刘文兴的弟弟。
这刘文兴在去年襄乐镇之战不幸阵亡,他的弟弟刘哲继承了哥哥刘文兴在闯营中的兵马和职位,再加上他又是高迎祥的堂侄女婿所以深受高迎祥器重和信任。
高迎祥这几天不知道是生病还是怎么着,总之这心情非常的沉闷,所以这几天那都没怎么开口说话,那在高迎祥身旁并排骑马走的刘哲也是沉默寡言一句话说非常的安静。
就在这高迎祥的部队继续往前开进的途中,突然前面几名闯营的哨探骑着马前来向那高迎祥禀告道:“大帅,前面十里处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
那高迎祥听到哨探这话后,便语气有些虚弱对那身旁的刘哲吩咐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