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监说着,就看向曹宇婷。谁知对方已经把头扭到了一边,根本就没有理会的意思。
见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咱家已经把寿喜软禁了起来。每天好吃好喝的,还派了不少人在一旁照顾。”
张义见对方眼神飘忽,就知道说的话不尽不实。于是,又看向坐在对面的曹宇婷。
只见对方在缓缓摇头,虽然动作极其轻微,可还是能看出基本意思。
张义当即叹了口气,转头对老太监说道:“老爷爷,小子能否去看看。”
“这个恐怕……。”
老太监刚要出言拒绝,张义已经挥手打断:“小子就是远处看看!说实话,他老人家有此结果,小子也没有脸面与其接触。只要远远的看上一眼,知道他平安就好。”
老太监思忖片刻,就答应了下来:“如果只是看看,倒也无妨。咱家这就安排……。”
此时,曹宇婷已经站起身,同时打断对方:“那个地方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的好,就由我亲自带张义过去吧。”
老太监没敢应声,只是偏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曹佾。
曹佾思忖片刻,就不情不愿的站起身:“本王让人去备车。”
曹宇婷闻言,与张义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
稍后,当韩老四驱赶着马车走在街上的时候,坐在车厢里的曹宇婷脸色却不太好看。
“爹爹,你不在家处理公事,总跟着我们瞎跑什么。”曹宇婷坐在那里小声嘀咕。
曹佾正襟危坐,摆足了郡王的派头:“别不知好歹啊。老爹是怕你这颗嫩菜,被山猪给拱了。”
说着,还不忘用眼神警告坐在另一边的张义。
张义尴尬的笑了笑,忙把茶杯往对方面前推了推:“伯父,请喝茶。”
“嗯!就放在那儿吧!”
“哦!”
两小在那里偷偷对视一眼,又同时眨了眨眼。
可刚开始用眼神交流,就响起曹佾猛烈的咳嗽声。
“咳咳咳!”
曹宇婷感觉自己要疯了,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又尖叫了一声后,就斜倚在车厢挡板上生闷气。
曹佾斜瞥了闺女一眼,就看向张义:“小子,跟我说说你的经历吧?”
张义不敢大意,连忙挺直腰板:“回伯父的话,小子的父母是……,后来他们去世后……。”
张义就这样,把过往的事情,挑重要的向曹佾叙述了一遍。
曹佾听完,半晌没有说话。直过了良久,才长叹一声:“哎!活的不易啊。”
“其实还好吧,小子这些年也习惯了。只要平时言行注意着点,倒也没有太大危险。”张义鲜有的表现出一丝腼腆,下意识用手挠着后脑勺。
曹佾却是不这么看,拿起茶壶亲自为对方斟了一杯茶水,而后又给自己的杯子蓄满水。
他举起茶杯说道:“小子,为了你过去所做的那些事情,本王敬你一杯。”
张义闻言,慌忙端起茶杯,本想着客气几句,就见对方已经一饮而尽。
他在有样学样的喝干了茶水后,就主动拿起茶壶,给曹佾的茶杯蓄满茶水。
此时,曹佾突然发问:“小子,未来怎么打算的?”
“啊?”张义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就打算像现在这样,一直在辽国生活下去了?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曹佾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对方。
张义总算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在脑海里斟酌着用词,就缓缓说道:“伯父,小子怎么可能一直在辽国生活下去呢,从来没那么想过。岂是小子心里有个小小的计划,这次回来也是打算和宇……,呃……,和郡主商议一下的。”
曹佾并没有责怪对方的口误,而是直接追问道:“把计划说出来给本王听听。”
“哦!”
张义先偷看一眼女朋友,见对方根本不看自己这边,只能老实说道:“小子在庄子里培养了几个学生,郡王是知道的。我把他们都弄到了辽国那边,现在已经进了国子监,要是一切都顺利的话,明年就能参加殿试,届时授官的时候,小子打算动用点关系,把他们几个放在靠近边关的几个县,最好是县尉,管着衙役和守城官军。一旦我大宋决定用兵……。”
这时,曹佾接过话茬:“就可以里应外合,择机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
“伯父果然高明,小子只想着能提供防卫部署图,以便我大军攻城。”张义连忙送上一记马屁。
谁知,曹佾根本就不吃这套,甚至给了对方一个白眼:“少拍马屁!”
“哦!”张义乖巧的点了点头,随后就试探说道:“郡王,您觉得小子的计划如何?”
曹佾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摇了摇头:“不怎么样,你这个见效慢。而且一旦大战起时,附近州府驻扎的军队会迅速赶来驰援,届时守备的权利很有可能被他们接管。要是那样的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