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072章 襄阳大捷群臣劝进

第1072章 襄阳大捷群臣劝进(1/2)

    清军统帅祜塞木然地点点头。

    得到允准的拜音图呼啸一声,再次招呼着数千人马冲出城,对着城外的大汉军张华所部发动猛攻。

    这次大汉军将领张华吸取上次的经验,先是从容地指挥中军人马后退,再让两翼大军压上,张华再率领中军人马上前拼杀,经过半日鏖战,一举斩杀清将拜音图以下数千人。

    当城外的尘埃落定之际,襄阳城内的清军已经失去了继续抵抗的念头,统帅祜塞也是对此了然于胸,他选拔了两千余最后的敢战之士,再次出城,向大汉军张华所部发动冲击。

    已经赶到襄阳前线的大汉国主张鹿安,命令各部人马全线压上,不到一个时辰便将祜塞以下两千人全部格杀。

    清军统帅祜塞最后还是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无愧于满洲勇士的称号。

    张鹿安对于类似祜塞这般的勇将是发自内心敬佩的,下令全体脱帽向祜塞致敬,并从俘虏中挑选出上百名满洲士兵出来,让他们将英勇战死的清军将领祜塞、拜音图、吴拜等人的尸体运过裕州,送还清廷。

    而得知祜塞战死后,襄阳城内的清国文武官员,便在清国襄樊兵备道王瑢、襄阳知府牛铨的带领下向大汉国主张鹿安投降。

    大汉军由是取得襄阳会战的最后胜利,先后歼灭清军主力五万余人,俘虏了大量的湖广绿营人马。

    至此,大汉军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张鹿安招来了投降的官员王瑢和牛铨,表示会对他们进行量才任用,让他们写信给还在清占区的同僚,在大汉军北伐的时候进行内应或者直接向南投诚。

    牛铨表示他的父亲牛金星有话想说。

    心情大好的张鹿安罕见地接见了牛金星,牛金星上来就朝着张鹿安三跪九叩,口中大呼道:

    “吾今日方知真天子也!”

    牛金星的言行令张鹿安身边的文武干臣大惊,有的暗自窃喜,有的则是懊悔不已,为何自己没有早点想出来?却让一个新投者想出来?

    只是作为当事人的张鹿安还是觉得有些突兀:

    “阁下不必多礼,更不可妄言,鹿安一向对我大明忠心耿耿,身为我永历先帝钦封‘大汉国主’,鹿安已经知足,岂能还有其他想法?”

    “殿下明鉴,还是牛某突兀了,在下真的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还请殿下原谅。不过,先帝永历及其子嗣已经全部被吴三桂那个叛贼所杀,大明天下早就倾覆。

    斯者已逝,不可追也。

    殿下占据数省之地,麾下上将千员、虎贲之师百万,如今击败清军之主力数十万人,试问今后谁人可与殿下争锋?

    如今异族在北,四面地方军阀必将割据,群狼环伺,且清廷给与他们的名号均在亲王以上,殿下还能以何爵酬之?

    为招揽英杰,唯有速速开国立号,才能号令群雄,还请殿下明鉴!”

    牛金星说完后再次拜了又拜,旁边的一些武将和文官也纷纷跪在地方,劝说张鹿安早日登极,早正帝位。

    更为离谱的是,牛金星的儿子牛铨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套皇帝的行头,跪在张鹿安的面前双手奉上。

    众多的文武大臣纷纷附和,共同劝进。

    唯有刚刚立下大功且投诚不久的李英雄在一边默不作声,张鹿安本来就觉得时机不对,认为李英雄有不同的见解,便忍不住地问道:

    “李副将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突然被点到名字的李英雄看了一眼微笑着的张鹿安,突然鼓起勇气说道:

    “回主公,属下年轻,很多事情看不明白,所以不敢擅自乱言。但是属下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牛金星父子均为谄媚之人,不足为信!望主公明察!”

    听闻此言的牛金星河牛铨立刻愤怒地看向李英雄,李英雄也是毫不示弱地回敬怒目而视。

    张鹿安明白牛金星父子曾经都算是“大顺”的叛徒,自然不被顺军“余部”李英雄所待见,索性微微一笑,挥挥手让李英雄退下。

    倒是一旁的大将令狐云湘出列禀报道:

    “主公,如今我等虽然取得了襄阳大捷,但是我江南还面临着江淮清军和浙闽清军的严重威胁,还是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之心。鉴于江北有张应举总镇防守安庆城,江面更是有我百战水师在,清军一时半会当讨不到便宜,我们应当一鼓作气歼灭清军的浙闽军。

    至于台湾的郑军、尚可喜的平南军和吴三桂的平西军,我们可以回头再去理会。”

    张鹿安非常赞赏令狐云湘的见解,当即一锤定音,不要再谈劝进,当务之急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斗争方面。

    按照这个思路,张鹿安先是任命单之赏为贵州按察使,以张利民为贵阳知府,补充完整地方行政系统主要官员;

    再从湖广本地武装和清兵俘虏中选择精兵,在大汉军步军第一镇的基础之上,扩充至五万人,组建南襄路军,以张华为南襄路军总制官兼任南阳留后,以总兵贾三省为副总制,副将廖自忠兼任南阳防御使,负责守护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