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1069章 千里奔袭断敌粮路

第1069章 千里奔袭断敌粮路(1/2)

    大汉军成功埋伏了清军牛一麒所部后,没有停顿,将牛一麒所部的军旗搜集起来,然后继续以李英雄所部为先锋,来到了裕州城下。

    令狐云湘做了分工,由李英雄带领武国治和牟海龙等将围攻裕州城,以牟大元和武国用带人封锁附近的道路,严禁走漏消息。

    另派参将韩尚谅、偏将牟登巍率领夔东山民组成的精兵两千人,星夜疾驰裕州南面的唐县。

    大汉军参将韩尚谅、牟登巍按照部署,一边急行军,一边派出少量人马前往西南方向的桐柏山、大复山和唐子山一带,亮出“替天行道”大旗,尽量向清国政府显示为地方上的农民起义,为“芥藓之疾”,不足挂齿,借以迷惑敌人。

    韩尚谅和牟登巍率领的精兵则是夜以继日地赶往唐县,不断派出部下精兵伪装成乞丐、道士、和尚、商贩等先行潜入唐县县城之中。

    几乎与此同时,大汉军副将李英雄也已经组织兵力围攻裕州城,由于城内的驻守副将牛一麒的被俘,给原本兵力单薄的裕州清军将士带来更多的心理阴影,在这种情况之下,裕州城内的百姓人心也变得浮动起来。

    寓居于裕州的郾城人李发愚,就是那位不远千里前往南京,却失望至极抨击弘光朝廷“怪底新朝无个事,大家仍做太平官”的人,看到了城内的清军的虚弱,也重燃内心之中“大汉子民”的使命感,积极联系师生故旧,发动了裕州百姓起义。

    裕州的老百姓打开了南门,放大汉军进入裕州城。

    大汉军将领李英雄派牟海龙去追击逃走的清军主将巢丕昌,然后让李发愚出面,在裕州城内发布安民告示,严禁扰民害民,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感。

    负责追击清将巢丕昌的大汉将领牟海龙也很快返回裕州,带来了巢丕昌的死讯,原来清将巢丕昌见走投无路,于半途破庙之中自缢身亡。

    由于巢丕昌的及时撤离裕州,使得有数百名清军士兵提前脱离大汉军的追击,肯定已经把大汉军的消息给散播出去。

    大汉军行军大总管令狐云湘对此心知肚明,再谈隐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索性趁机光明正大扩张声势。

    鉴于此时南阳一带持续性大旱,令狐云湘采纳李发愚的建议,打开南召和裕州粮仓,在裕州南面的河清庄设立施粥台,广泛接济附近的百姓难民。

    令狐云湘利用南召和裕州的粮仓,聚集了十余万百姓,从中选取了数万精壮,允诺为他们的家眷供给粮食,让他们安心参加大汉军组织的军事训练。

    一时之间,南阳一带有“蓼匪”数万人便传到了清军主帅祜塞的耳中,不待祜塞有所布置,大汉军将领令狐云湘便带着“数万大军”来到了南阳城下。

    不久,将领韩尚谅和牟登巍也从唐县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攻克唐县,然后趁势向西袭取了新野城,以牟登巍守新野,韩尚谅带着千余精锐裹挟着数千当地精壮,由南向北向南阳进发,沿途不断故意放出“湖广清军已经大败”的消息。

    南北两路大汉军的逼近,令南阳城中的清国大臣---负责后勤辎重的右副都御史兼任兵部左侍郎丁文盛闻之焦急不已,急忙召集部下南阳总兵许天宠、汝宁总兵张士仪进行商议。

    三人商谈的结果为,由丁文盛率领老将贺虎臣和牛成虎留守南阳,许天宠、郑嘉栋率领河南绿营的主力人马一万一千人北上抵挡“蓼匪”令狐云湘所部;

    以张士仪率领万安邦和郑仁瑞等将率领汝宁地方绿营和乡勇一万人南下进攻“大清叛徒”韩尚谅所部,并伺机派人南下向清军统帅祜塞求援。

    清军许天宠和郑嘉栋率领的河南绿营很快便在百重山下与大汉军令狐云湘所部“数万人马”相遇,双方发生遭遇战。

    大汉军行军总管令狐云湘凭借着麾下“兵力”的充足,让部下牟大元和牟海龙指挥壮丁们分批与清军河南绿营交战,双方菜鸡互啄,打的是你来我往,喊杀声震天,杀伤效果却是感人。

    汉清双方的士兵当中,甚至有很多人都是亲戚关系,彼此都是认识的,因此作战十分消极。

    及至午时三刻,令狐云湘开始调集吃饱喝足的大汉精兵上场,反观清军方面,所有的清军将士们的肚子都已经饿的咕咕直叫。

    清军主将许天宠也是焦急,跟副将郑嘉栋说道:

    “郑将军,劳烦你带六百甘陕骑兵对敌军侧翼发动进攻,争取将对面那些乌合之众一举冲垮!”

    “嗻,许总镇,你就瞧好吧!”

    清将郑嘉栋信心百倍地率领他的所部骑兵向对面的大汉军阵营冲了过去,作为一位久经战场考验的老将,郑嘉栋明白,别看着目前双方战至势均力敌,对方的训练程度很明显不足,他就是“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带着这样的信心,郑嘉栋一马当先向前冲去,刚刚冲过了一个缓坡,不曾想却从侧面斜冲过来一彪兵马,正是李英雄率领的精锐骑兵千余人,一举将郑嘉栋所部给冲垮。

    清将郑嘉栋年老体衰,在跟着李英雄出战的武国治和武国用兄弟俩的夹攻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