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684章 石油是如何开采的

第684章 石油是如何开采的(1/2)

    到了延安府,知府李滋为胡湘办了迎风宴会。

    胡湘交代,自己的卫队要和延安普通守兵吃的一样,不要特别优待。

    延安府并不富裕。

    目前户数只有一万多点。

    延安府不需要向户部缴纳粮食田赋,百姓缴纳的税主要用于养地方上的守军。

    知府李滋在延安府重要的职责就是开采石油,这也相当于缴纳税款了。

    “三公子,浅的地方开采完了,打了很多井,都经常是一无所获,真不像煤炭那样,只要找对地方,煤能挖个不停,”

    李滋在宴会上说道。

    “嗯,这打油井,是有很大的盲目性,”胡湘说道。

    现在又没有勘探定位技术,打油井,很大情况下就是瞎猫碰见死耗子,早期的打油井就是盲目的,日本鬼子在大庆钻探,都钻一千米,还不见油,一气之下,不特么钻探了。

    “现在你们都是打多深的油井,”

    “一百米左右,”

    “能不能在深点,”

    “现在我们正探索往深点打,唉!越往深点打,花费的人力物力越多,”

    吃完饭,胡湘和李滋就骑马赶往延长县。

    在路上李滋向胡湘讲述了开采石油的经过。

    刚开始采油,都是像挖水井一样,搭上井架子,安装上辘轳,人坐在吊篮里面,拿着铁铲子,往下挖,一旦有油的痕迹,立马把人摇上来。

    但这个方法,挖不了太深,而且一旦挖到含水层,人就不能挖了。

    经常挖到十几米到三四十米就碰到含水层。

    因此他们挖了很多水井,也没有浪费,就作为当地百姓的水源地。

    这也导致很多百姓,都愿意让打井队,到他们村边,地头打井。

    省得他们自己打井了。

    后来李滋感觉这个方法不行,太浪费人力了。

    改为塔更高的木架子,有十几米高。

    让机械厂打造了尖锥的重铁器,刚开始用麻绳吊起来,利用自由落体的冲击力,一点点的往下钻。

    钻深了后,就用钢丝绳吊着冲击钻头,上面还是用麻绳,这样自由落体快点。

    这个方法,井口直径也就十几厘米,挖到含水层也不怕了,也能继续钻。

    不过因为有含水层,会降低钻头冲击力,就用了竹杆,一节一节的接起来,深入到井里面,隔开含水层。

    胡湘知道了,原来李滋提出向南宋购买竹杆,是这个用处。

    不过胡湘说,以后可以用铁管。

    不过用铁管成本就高多了。

    胡湘和李滋来到了一口油井处。

    这个油井有六十多米深。

    刚开始一天能抽出两千斤油。

    现在少了,一天也就三百斤左右。

    因为这口井能抽出油,用的是直径60厘米的铁管,最下面是抽油机。

    抽油机里面就是一个单向阀,抽油原理和压水管井一样。

    一个农民赶着马驴,拉着转盘转,转盘通过机械齿轮,转化为钢丝绳的上下运动。

    一上一下,出油口能抽出哗哗的几两油。

    (如果有读者去过油田,看过磕头机抽油,就会明白,磕头机磕下头,那出油口,比撒尿都困难的挤出一点油,比不了中东沙特油田的油井,那真是富的流油,是真喷油!后世延长油田打出的大陆第一口油井,每天抽出的油,仅能提炼出二十五斤灯油,读者可搜索延长第一口油井。)

    李滋告诉胡湘,因为抽油效率太低,都是让附近农民,赶着自家毛驴,到油井干活,由村长负责安排。

    当然不白干活,两斤石油换半斤粮食。

    也不用怕农民偷油,石油对百姓是没有用的,能换粮食,那对他们诱惑是很大的。

    这赶驴抽油的活,村里百姓都是争着干,因为一天能获得七八十斤粮食,

    村民经过多次激烈的争吵,打架,商定下来,每家干四小时,轮流着干,村长负责监督。

    村民干的可带劲了,有时候,驴累了,孩子大人就推着转盘抽油。

    对于李滋把油井包干到村的做法。

    胡湘给予了高度表扬。

    胡湘说这开采石油,不能靠官府一家,也要让广大的农民参与进来。

    什么是共同富裕,这就是共同富裕!

    其实要是官府雇佣工匠,赶毛驴抽油,那成本比农民干高多了,这还没有给工匠上五险一金的情况下。

    “你们打油井,哪有石油,找出点规律没有?”胡湘问李滋道。

    “嗯,探索出点规律了,如果地下是裂缝处,那里打油井,出油概率高。”

    “要不断总结地下的地质情况,每层的土样品,做记录,做分析。”

    “嗯,我们已经在作了,”

    “知府大人,我还是感觉油井打的浅些,要在往深处打,需要什么样的钻头,让机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