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2327章 苻坚的心胸,谢安的考虑,赵匡胤讲述对王猛的误会!

第2327章 苻坚的心胸,谢安的考虑,赵匡胤讲述对王猛的误会!(2/3)

羌确实挺强的,能看得出来。”

    内行看门道。

    虽然金幕中播放的战争画面不多,但足以让曹参这样的沙场宿将有所判断。

    陈平紧接着开口道:

    “还有就是慕容垂的缺阵也很关键。”

    慕容垂作为前燕头号名将,叛逃到了前秦。

    战术、情报各方面的泄露是肯定的,还要再加上对前燕士气上的打击。

    刘恒想了想,道:

    “还得加上一个,就是慕容垂麾下那些能打的将领也会因为他的出逃而被边缘化。”

    刘邦听完众人的话,笑了起来。

    “所以集合了这么多的负面因素,前秦能在一个月内一口气打下洛阳、荥阳两座大城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说完,刘邦把头一抬,得意洋洋地开口道: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荥阳守得那么稳!”

    当年刘邦和项羽对峙数年,有了“楚河汉界”这个成语。

    那时大汉方面的战线核心点就是荥阳城。

    刘邦和项羽围绕荥阳城,打出了多场精彩战役,创造了包括“分一杯羹”在内的诸多典故。

    对这座城池,老刘还是相当有感情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扬州。

    这座位于长江以北的城池,是东晋都城建康的北大门。

    桓温如今就被任命为扬州牧,镇守于此。

    侍中谢安行色匆匆进入城中桓温府邸,对着桓温拱手。

    “主公,数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桓温哈哈一笑,站起来亲切和谢安握手。

    “安石,你还是老样子,坐坐!”

    木屐踏踏,两人步入大堂,分宾主相对而坐。

    谢安正色开口道:

    “臣此次前来,乃是为了那北边秦国和燕国的战争问题。”

    “朝廷现在的意思是先招抚寿春的袁真,好及时发兵北上,防止秦国灭掉燕国!”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桓温闻言顿时大怒拍桌。

    “袁真是上一次北伐的罪人,又占据寿春勾结北方胡人,大晋怎么能招安这种乱臣贼子?”

    “我绝对不能答应!”

    谢安表情僵硬了一下,劝说道:

    “主公,燕国慕容垂刚刚出走秦国,又被秦国夺走了洛阳、荥阳,眼下燕国正是最危急的时候。”

    “若被秦国吞并燕国,北边就是秦国一家独大,对咱们大晋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寿春只是小事,不让秦国趁机吞并燕国做大才是大事,还请主公明鉴。”

    桓温连连摇头,非常固执地说道:

    “不,本官一定要把寿春夺下,将袁真这个罪人明正典刑,然后再说其他事情。”

    任凭谢安再三劝说,桓温依旧没有任何动摇。

    谢安无奈,只能离开。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谢安这就不够聪明了。】

    【汉武帝刘彻:若是招安袁真,那北伐失败的黑锅又扣回桓温头上,桓温肯定不能答应。】

    【秦始皇嬴政:招安袁真,北上援救前燕肯定是最佳选择。但那是对东晋的最佳选择,而不是对桓温的。】

    【隋文帝杨坚:谁说不是呢?一旦招安袁真北上援救前燕,等于桓温自己打自己脸,而且还是两次!】

    招安袁真,北伐失败的黑锅甩回桓温头上,这是第一次打脸。

    北上救援前燕,东晋所有人瞬间发现“咦,前秦一个月打下洛阳荥阳,你桓温半年打不下来”,这是第二次。

    桓温脑子被踢了才这么干呢!

    猛攻寿春的袁真,让东晋内部的舆论视线一直被寿春吸引,不去在意北方的前秦、前燕,对桓温来说才是最佳选择。

    【秦始皇嬴政:这桓温做事真是磨磨蹭蹭的,当了那么多年权臣,直接篡位不就完事了。】

    【汉武帝刘彻:就是,搞得现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互冲突,最后就是双输!】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掌握东晋军权的桓温对北方的前秦、前燕战场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地围攻寿春的袁真。】

    【东晋不插手,这无疑就给了前秦一个吞并虚弱前燕的绝佳机会。】

    用半年时间做好了万全准备,这一年六月,王猛集结六万兵力出发。

    苻坚亲自将王猛送到灞上,对着王猛笑道:

    “丞相且先去,朕过段时间就出发去邺城跟丞相会合。”

    王猛哈哈一笑,对苻坚正色道:

    “荡平鲜卑残胡,如秋风扫落叶,又何须陛下亲征呢?”

    “还请陛下命有司尽快打造好给燕国君臣居住的房屋便是。”

    很快,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

    邓羌策马来到王猛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