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总宪 > 第218章 一路向北

第218章 一路向北(1/2)

    “东北、西北……”

    朱载壡的嘴里一直嘟囔着这四个字。

    这张图虽然糙了一些,但朱载壡知道,这张图足以装下大明文武百官,甚至是大明所有人。

    “大才……孤闻所未闻。”

    宁玦看着朱载壡摇了摇头道:“这不是大才,这叫数学,金陵不少的书院里也有人在研究,跟他们比起来,我这算是小儿科了。”

    朱载壡旋即捡起了桌子上的笔又在桌上点了起来。

    “如此以来,朝中局势倒也清晰不少。”

    “宁师与孤、张先生、高先生,都是东北党,父皇、麦福、陆炳,是东南党……?”

    宁玦摇了摇头笑道:“勉强算东南党,但比之宋学诸位先生,还是偏北了一些。”

    “那邹望、华麟祥这些商人便是西北党。”

    朱载壡眉头一蹙道:“如此看来,我大明倒是东南党的势力大一些。”

    “当真是东南党大?”

    “如何不是?父皇,朝中诸位先生……”朱载壡的声音戛然而止,这才明白过来宁玦的意思:“江南的百姓正在转向西南。”

    “只是江南吗?”

    “不止江南,还有两京一十三省。”

    “等到大明百姓全都心向西南,便是亡国有日,天下大乱即在眼前。”宁玦咬着牙低声继续道:“无论东西,百姓天生向北,但就是因为这朝堂上的东西之争,活活把江南八府百姓折腾的心向西南。”

    朱载壡径自朝着宁玦一稽首而后道:“学生受教了,大明当务之急,乃是先谋北,而后争东西。”

    站在朱载壡身后的朱希忠有些愕然的抬起头来。

    “啥东南西北?我是定远人,那我应该是中间人……也不对,殿下也是凤阳人,咱们应该都算中间的啊。”

    朱载壡欲言又止的看了一眼朱希忠。

    “烦请成公照料好宁师,案子的事情,我会再想办法给父皇上奏。”

    “哎,臣送殿下。”

    朱希忠一脸愕然的送朱载壡离开了大理寺,虽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脸上总算是挂上了几分笑意。

    “贤弟,你这手真绝了,就这么一张纸画了一张图,殿下竟直接行礼了。”

    虽然朱希忠之前已然感觉到朱载壡想保宁玦,但朱载壡能亲自来大理寺表态,朱希忠是万万没想到的。

    “你先帮我从外面把门带上。”

    “哎。”

    “砰”的一声传来,朱希忠便消失在了宁玦的视线之中。

    只有宁玦翘着二郎腿躺在了床上。

    这张图,怕是要比《资治通鉴》还要敏感,只能做帝王不传之秘。

    但凡是能看懂这图的人,看一眼马上就能对号入座。

    真若是所有人都有朋党了,皇帝就要成替身了。

    嘉靖看了这张纸第一反应如果不是杀自己灭口,那他就不是嘉靖了。

    ——

    回宫的路上,朱载壡已然下定了决心。

    人心向北是民心所向,江南百姓求北而不得,唯有转向西南,而朝堂上所争并不是南北之争,而是东西之争。

    一条原本模糊不已的路在朱载壡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冯保。”

    “奴婢在。”

    “先派人去召守备厅麦公公、张部堂、还有陆都督、高先生、张先生入宫。”

    “喏。”

    待朱载壡进宫之时,五人已然等在宫中。

    “五位不必行礼,张部堂,眼下金陵水师码头还有多少?”

    张鏊闻言一怔,而后开口道:“禀殿下,江南水师码头本有二十七处,有十处废弃已久已然不能停泊需要修缮,有七处勉强能用,余者尚可。”

    “需要修缮的,马上派人去修缮,能用的直接拨给民用,先把江南的水路恢复出来。”

    张鏊闻言一怔。

    “可是殿下……”

    不待张鏊开口,朱载壡旋即便抬手打断道:“张部堂要说的事情孤知道,当务之急是解民倒悬,只能便宜行事,水师还剩下多少船,全都入玄武湖停泊便是。”

    水师造的新船多数还没下水,无外乎就是几条破旧老船罢了。

    直接沉了水师也不怎么心疼。

    很多事情千头万绪汇聚成一,最后的结果其实就是二选一,而宁玦的话,只是帮着朱载壡下定了决心。

    朱载壡已然豁出去了,宁可将自己老爹的内帑掏给户部,也要把这个法给继续变下去。

    “麦公公,可知道孤要说甚?”

    麦福面露苦涩的看向朱载壡问道:“臣愚钝。”

    “那孤就明白的告诉麦公公,用南京帑库,先将江南的码头数量扩建一倍,以解百姓所需。”

    “可是殿下,这码头一旦修了,日后年年修缮、扩建的银子。”

    “麦公公且去行事便是,余者待阁部公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