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师爷,沅陆最近有没有下大雪?”
张师爷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放心,最近没下雪。”
随后补充道:“前几日,王县丞已经安排衙役到各地方通知,让百姓注意下雪。以防雪灾造成的危害。”
王县丞十足十的土著,比孙山更清楚沅陆的气候变化。
往年不知道他怎么处理,但出发前,孙山已经跟他强调,必须通知下去,让百姓加固自家房子,免得因为一场暴雪下来,房子被雪压塌,搞出人命。
孙山也知道这种情况光官府这边提醒是避免不了。
就像游泳,每年暑假就算学校再提醒,依旧会出事。
但官府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如果还出事,就不要怪官府了。
孙山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这天气,看着就会下大雪,哎,真不想出事。”
张师爷安慰地说:“老爷,莫要担心。咱们已经尽力了,要是天意如此,也没办法。”
张师爷又跟孙山聊了一些他不在衙门发生的事。
总体来说没什么大事。或许因为快过年了,或许因为今年风调雨顺,百姓也变得平和了。偏远的沅陆县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年。
张师爷问道:“老爷,鸟粪作坊那边还在忙活,过年有放假不?”
作坊在前不久弄好了,飞索也一样,至于通往作坊的路,也修了出来。
修路的工人已经回家了,还剩下鸟粪作坊的工人。
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大鸟村的,要是回家也方便。
而孙定南还在作坊那边忙活。
如今十二月中下旬,距离明年春耕也不早了,孙山的本意想让除夕和大年初一那天放假,之后继续上班。
也不要怪孙山这么想,毕竟上辈子假期间也经常要值班,放假和没放假一样过。
于是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是不想让村民放假,依旧留在作坊干活,只不过这样做,村民不知道有没有意见。”
张师爷听到不放假,想着村民肯定有意见,但听到年三十到初七翻倍工钱,瞬间觉得村民都不想放假了。
这年头,就没有比钱更吸引人的。
干一天等于干两天,年过不过无所谓。
张师爷说道:“老爷,就按照你的吩咐做。要是多人选择干活,就继续干。如果少人干,那就放假回家过年。”
之后又问:“老爷,阿南放不放假?”
孙定南和王老爷负责作坊的一切。
现在开始投入生产了,孙定南依旧在那边做管事,盯着工人干活。如果过年还开工,孙定南也要在那边。
孙山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村民不放假,阿南也不放,让他继续在那边看着。刚运作,没有自己人在那,不安心。”
张师爷也是这样认为的,点了点头说道:“大朗和二杰也在那边,阿南有伴。”
之后又说道:“老爷,以后都让阿南在作坊那边管理吗?”
孙山摇了摇头:“过年后,我会和王老爷商量,请一个作坊总管理,阿南是我的管家,不会在那边。”
鸟粪作坊属于沅陆县的,得找一个能平衡各方势力,经验丰富的“厂长”来管理。
而在“厂长”上,孙山会设立一个监督机构,好让股东们知道工厂的运作。
孙山不会那么明晃晃地介入鸟粪作坊,他只会背后默默地管理。
何况孙定南是他的管家,首要任务帮他做事,被调去作坊,他这边又没人了,这是万万不可。
这次让他跟着王老爷做事,是为了长见识长本事,而不是被困于鸟粪作坊。
孙山又跟张师爷聊了不少公务,直到夜深,才去睡觉。
第二天,雪下得更大了。
孙山一早就去上班,等官吏齐全,就开早会。
不是孙山想开会,而是从辰州府开会回来,得把刘知府的旨意传递出去,虽然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
一众官吏见到孙山后,连忙行礼问好:“大人,你回来了?一去好些天,下官甚为挂念。”
孙山微微一笑,温润如玉地点了点:“本官也一样,对你们甚为挂念。”
这世道就这么虚伪。见面都要说“我好想你”,而且还要回答“我也好想你”!
要说实话,谁会想谁你?恨不得大家见不着,这样才自由自在。
孙山坐在正中央,对着官吏说道:“各位,这次本官从辰州府回来,刘知府说了不少话。这些话也要跟各位说一说。”
众人立即回应:“大人,你请讲。”
刘知府说了什么啊?无非就是王恩浩荡,有幸在辰州府做知府,希望能把辰州府管理好,让百姓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孙山如法炮制地说道:“各位,刘知府说了,我们做官吏的,就要尽心管理好沅陆县,让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