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临安不夜侯 > 第827章 市井王爷

第827章 市井王爷(1/3)

    杨沅受封燕王,也就注定了他以后只能长驻临安。

    不过,杨沅还有遥领川陕暨陇右三地宣抚使的官职。

    虽然小皇帝不可能再放他回去亲自带兵了,但他却还是可以参赞军机的。

    其实对于削了杨沅的兵权,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是赞同的。

    这里边包括一直对金国持比较强硬态度的首相魏良臣。

    魏良臣倒不是针对杨沅个人,而是不管是谁,如果他的履历与杨沅一样,如果他有杨沅今日这般权柄,魏良臣都赞成削他的兵权。

    对于兵权的重视和忌惮,已经是深植于大宋文臣骨髓中的一件事情了。

    ……

    大朝会之后,小皇帝和赵璩马上又召开了一个小朝会。

    这个小朝会,要就大宋目前对外形势进行一番探讨。

    这种涉及军机的重要大事,是不可能在朝会上让文武百官全都听到的。

    杨沅注意到,在这小朝会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生面孔了。

    而以他的地位,以前够资格参加这种小朝会的,就不可能有他不认识的人。

    显然,小皇帝的人已经开始走上重要官位了。

    由小皇帝亲自主持的这次小朝会,最终讨论结果是:

    西夏近来频繁有人造反,所以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对西夏地区进行一番经营。

    金国这边既然有鞑靼人参战,可以用断绝军援等手段,迫使新金帝国加大对鞑靼人的讨伐力度。

    目前宋强而金弱,所以宋国大可不必急于求成,轻率启动对金的全面开战。

    宋国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消耗太大了,完全可以休养生息一番,再重新组织对金作战,收复故土。

    这些道理,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杨沅看着那些首先提出这些策略,又群起响应的生面孔,便晓得朝廷如此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对宋金两国实力的评估、以及天下大势的分析。

    随着新皇帝的诞生,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也在崛起。

    这个围绕着新皇帝而生的新的利益团体,需要一个升迁晋职的理由。

    军功,无疑是最叫人信服的升迁理由。

    宋国现在对金国是占据优势的,所以这个新的利益团体,要出来摘果子了。

    而小皇帝显然也希望这收复故土的最后一击,是在他亲政之后完成的。

    杨沅既已决定躺平,又看出了小皇帝和这些新贵的用心,自然不会多嘴。

    自始至终,杨沅只是在小皇帝客气地问及他时,介绍一下西北、西南地区的情况,而不说任何有决策性引导的话语。

    小皇帝显然对于杨沅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满意的。

    小朝会结束后,赵愭特意留下了杨沅。

    彼时,勤政殿上除了一些宫娥太监,便只有赵愭、赵璩和杨沅三人。

    赵愭拉着杨沅的手,诚恳地道:“燕王,在公,你是朕的臣子。在私,你是朕的姑丈。”

    “姑丈虽然春秋正盛,也是三朝元老了。一直以来,姑丈功勋显赫,为我赵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赵家,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姑丈,如今册封姑丈为王,田产店铺、财帛女子,任凭姑丈聚用。

    朕只盼与姑丈君臣相宜,成就你我君臣的一代千古佳话。”

    领了一万一千户食邑的高工资,准备三十岁就退休养老的杨沅也“动了情”。

    他拉着小皇帝的手,双眼湿润地道:“大丈夫一生所求,不过是功业富贵。

    臣如今娇妻美妾、仆从如云,这一切,都是官家的恩赏。

    官家对臣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臣之功劳,实当不起官家如此厚赐。

    自官家登基以来,臣就镇守地方,不能面谒天颜。

    今后臣常驻于行在,可以随时听候官家垂询。”

    论演戏,赵愭哪里比得了杨沅,一看杨沅目中泪光莹然,赵愭心中也不禁有些感动起来。

    “三日后,朕在宫中设家宴,为姑丈和姑姑接风。晋王叔,你也要来。”

    赵璩只怕杨沅醉心于功业,对皇帝的控制心怀不满。

    今天这场小朝会,他一直在悄悄观察杨沅,见杨沅心态平和,并无什么不悦,这才放下心来。

    他自己是个懒散的,倒不觉得没有正事可做,做个米虫王爷有什么不好。

    如今见杨沅真的放下了,赵璩心中也自欢喜,连忙应承下来。

    ……

    杨沅离开皇宫,乘上车子便往家赶。

    他刚刚回京,少不得有些老相识要来拜会。

    虽说他现在明升暗降,没了实权,处境有些尴尬。

    但杨沅所交的朋友,可不见得都是趋炎附势之辈。

    前者张孝祥便根本不理会他亲迎杨沅、盛情款待的举动,是否会遭人非议。

    如今他回了临安,虞允文、范成大、萧毅然、卢承泽等人,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