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冰河末世,囤货无数坐看风云变幻 > 第1725章 刀笔吏(2)

第1725章 刀笔吏(2)(1/2)

    市政大楼。

    林枫坐在市长办公室里,一边吃食堂送来的早饭一边打量这间屋子。

    “倒挺宽敞。”

    办公室门突然被人敲开,刘苍耳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进来,脸色不太好。

    “你得看看这个。”

    林枫随手接过报纸抖开,扫了一眼头版标题后眉毛一挑,阅读起了下面的内容。

    扫了两段,他的嘴角浮现冷笑,但随着不断看下去,他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这些笔杆子倒是厉害,一句脏话都没有,但是骂得我都不好还口了。”

    刘苍耳拉开椅子坐下,眼神阴郁地说道:“背后肯定是孟昌易的人推波助澜,这才几天就搞出这种文章来,金陵晨报也敢发,我不相信一间报社有这么大的胆子找人约这种稿子。”

    这篇文章看似客观公正,其实其中立场已经不言而喻,就是在抨击林枫虚伪,借着救灾的名义进入金陵收买人心,下一步就是抽走金陵的资源给兵团输血。

    一个打家劫舍的穷鬼闯进富人家里,说自己是来帮助富人的,这不是说笑吗?

    关键这篇文章的内容写得太“巧妙”了,数据详实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乍看之下根本挑不出刺来。

    但实际上许多地方都是不够严谨的。

    比如作者对人均Gdp进行比较,兵团没有统计这玩意儿,完全是他自己推算出来的,这就意味着计算的方式会影响最终的数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林枫有十斤米十升汽油,当下某地市场一斤米作价一块,一升汽油作价三块,那林枫就有四十块的“财富”。

    庞建军有五斤米二十升汽油,那他就有六十五块的“财富”,六十五妥妥大于四十嘛,那他就比林枫富有,听起来很简单吧。

    但实际上这些物资的价格到底怎么样,是你那套模型说了算的吗?

    比如放在因为运输不便而生活物资价格高涨的油田里,汽油的价格必然更低,粮价必然更高,那就是林枫更富有了。

    所以人均Gdp这东西完全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和平年代都未必算得准的东西,更别提灾年,还是由一个没去过灾区的教授按照北方的数据模型,再加上自己头脑风暴计算出来的数据,必然有失偏颇。

    再一个,金陵的Gdp完全是政府公布的,这里面绝对有注水美化过,拿一堆虚头巴脑的东西粉饰太平罢了,你真去变现试试就知道到底啥是啥了。

    这种社会环境下,把这两个数字做对比,不能说是完全扯淡,但也是扯几把蛋。

    再说了,金陵城保留了完整的城建,南方则是受灾成了白地,拼账面数字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不用算数都知道谁更富。

    绞尽脑汁算出一堆没用的数字只为了证明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约等于脱了裤子放屁之后还要擦下屁股。

    也许他也知道自己完全是多此一举,但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用两组直观且差距巨大的数字,给读者带去震撼的效果。

    除此之外,文章里还有很多“小心机”。

    比如标题就提到的“人均能源”储备,这一项里兵团的数据真不真实不知道,因为林枫还有压箱底的存货没入公账。

    但金陵的数据一定有水分,因为身为作者的黄教授采用的数据是来自旧宫,这里面包含了军用、民用的能源,肯定也包含了该由北方运输过来但实际还未运输的燃油,以及某些早就被分拨或挪用的燃料。

    再举个例子吧,就像是到年底了,一个包工头为了装逼,卡着年关跟别人说自己有一百万。

    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这所谓的一百万是工地里要给他结的账,现在不但还没到,说不定还得拖欠。

    就算全部到了,这钱马上还得给自己的下游结账,剩下的还得还贷款,究竟能剩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谓的一百万也就是吹个牛逼,让自己回老家过年的时候脸上有光而已。

    这个数据到底是怎么搞出来的,林枫不知道,但他知道一定不对。

    因为金陵现在都落在他手里了,虽然所有物资还没完成彻底的详细盘点,但他清楚地知道肯定没有这么多。

    其中要么是被挪用,要么是有亏空,要么是应收未收之类的问题,要么就是那一晚仓促转移走或是没转走直接烧了炸了。

    除了能源这一块,其他几项数据也存在水分,但毕竟是来自旧宫的数据,民众看了自然会觉得没问题,哪里能分辨出这么多弯弯绕啊。

    不光有水分,某些数据上金陵方面的不太好看,他干脆就不做对比了,只捡能碾压兵团的那些领域来讲。

    其实他都算客气了,孟昌易完全可以连夜往金陵的统计报告里“充值”个几千万吨物资,反正民众也看不懂,最后只会怀疑是林枫拿走了不承认。

    反正通篇看下来,字字珠玑句句有理,一般人看了绝对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普通民众哪有那么多信息渠道去核实真实的情况,就算有,他们也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