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卞学道很轻易得让高丽王产生了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
大明发兵为了什么?
还不是想要在与蒙元交锋之前,提前安定后方。
那么问题来了。
高丽王朝,谁才是有能力搅动风云的人?
是你高丽王吗?
不,你是废物。
是我卞学道吗
不,我也是废物。
有能力搅动风云的人,只有傅采林。
这一战即便最后打输了,哪怕是主张开战的高丽王都存在一线生机,只有傅采林必死无疑。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傅采林都会竭尽全力。
反倒是高丽王,如果能表现得愚笨一些,不,本色出演即可,那么高丽国战败后,大明一方,估计还会主动帮助高丽王稳住王位。
毕竟这么蠢的人已经不多了,万一他下台了,换上来一个精明能干、励精图治的高丽王,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高丽王想明白后,虽然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却也放心了下来。
不过他还是打着关心前线战况的名义,委任卞学道为监军。
……
……
就在卞学道前往前线的时候,大明军已与高丽军,在一处广袤的盆地中交上了手,双方都没有选择试探。
上来就是全力以赴。
朱无视一开始倒是存了试探的想法,可问题是,他这个想法刚升起不久,傅采林那边的军阵煞气都要扑到他的脸上了。
便只有命令大军结阵应对。
阵势刚起,厚重的云层,已被血色晕染。
朱无视本人腾空而立,身体仿若化作了黑洞,靠近的光线都被扭曲,一道道煞气流光,更像是长鲸吸川一样,疯狂朝他的身体涌去。
只是极短的时间,朱无视的气息就已攀升至无限接近大宗师的程度,欠缺的只有质变。
朱无视却也没有沉醉在这股庞大的力量当中。
因为傅采林的剑势已经来袭。
同样的得到了军阵强化的傅采林,早已在底蕴方面,抹平了与朱无视的差距。
如今提剑来袭。
只眨眼间,两人便交手百余招。
招招威力内敛,既保证了杀伤,却又将破坏范围控制在了一个极小的范围内。
这主要源自于傅采林的引导。
实际上,境界修为到了他们这个程度,挥手一剑斩出百丈剑罡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一般情况下,军阵的统帅交锋,也会尽可能地尝试用交锋的余威,去撼动敌人的军阵。
傅采林背后有着更多的士兵,十几万人结成的军阵,相较于十万人军阵,至少强横出四成。
按理说,他才应该是打法激进的那一个。
可主动选择了‘内敛’打法的,也是他。
这是因为,傅采林掌握的兵力,的确要多于朱无视掌握的兵力。
可高丽国的兵卒素质,却远不能与大明军的整体素质相提并论。
为速战速决,皇上拨给朱无视的十万人,乃是精兵良将。
而高丽王召集而来的将士,却良莠不齐,绝大多数的士兵,身上披着的仅仅只是粗劣的藤甲。
手中的兵器,也仅仅只比木棍强上一些。
固然在傅采林的引导下,这群将士仍能保质保量地汇聚出煞气。
可却并不稳定。
稍有外力碰触,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状态。
因此,傅采林如今看似强横,实际上却是类似于玻璃大炮。
朱无视当然明白这一点,却并没有什么破解之法。
原因很简单,同样量级的攻击,越是凝实,破坏力便越强,破坏范围则越小。
若是平常时候,单打独斗,他还能以自身底蕴,来兼具质和量。
可现如今,两人之间的底蕴差距,已被军阵抹平。
换句话说,即便是朱无视,也很难爆发出超过此刻量级的攻击。
贸然扩大破坏范围,只会被傅采林以点破面,而后失去对战斗节奏的把控。
而无法扩大破坏范围,就导致了两人的战斗,显得有些朴实无华。
不像是宗师圆满之间的战斗。
反而像是还不能真气离体,只能拳拳到肉的后天武者。
与此同时。
远处的山林上。
两道人影屹立于树梢。
一人身形雄壮,样貌近乎邪异的俊伟,皮肤晶莹通透,凌厉的眸光,正盯着战场的方向。
在他身旁,则站着一道同样高大俊秀的身影。
两人便是从冰火岛赶来的庞斑与方夜羽。
“师父,看这局面,貌似是傅采林占了上风?”方夜羽试探开口。
自从之前见识了卞禧那脱胎于棋理的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