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话,青云推了阿兰一下。
很快,
阿兰便来了常嬷嬷附近,常嬷嬷看着一旁要把头埋进胸前的青栀,道:“你就嬷嬷身后,小心看护我家的女使。”
常嬷嬷周围几位顾廷熠的贴身女使,纷纷捂嘴笑了起来。
而且还丝毫不害羞的看着阿兰窘迫的样子。
众人走到御街附近的时候,整个队伍还算完整。
张家五娘有意无意的牵着两个好友的手,走到了徐载靖身边。
齐衡和梁晗走在一起,不时交头接耳的说上几句话。
瞧着多是梁晗在说,齐衡在听,听着的同时齐衡还不时的点头。
走在中间的是黄青越和顾廷熠,许是刚刚回京,战场上的习惯还没放下。
黄青越不时的环顾四周情况,眼睛在一个个花灯和路人的脸上扫过,却唯独不敢多看身边的姑娘。
顾廷熠看了好几眼身边的青年,刚想要说几句话打破沉闷的气氛,身边的青年就转头看向别处。
等顾廷熠自己看花灯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一旁的青年在用余光看自己。
一来二回,顾廷熠有些无奈的撇了下嘴,然后便直勾勾的看着身边的青年。
待黄青越再次‘偷看’的时候,迎接他的便是身旁姑娘的目光。
“呃你真今晚花灯真好看。”黄青越指着周围说道。
顾廷熠点点头,道:“北边天气比之汴京如何?”
黄青越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道:“如五郎所说,寒冷干燥摧残人。”
“父亲他有常用的油膏,明日我让嬷嬷给你送一瓶过去,想来能多少抵挡一下。”顾廷熠笑道。
黄青越一愣后,笑着颔首:“好。”
一旁貌似看向别处,却竖着耳朵倾听的常嬷嬷,听着两人的对话暗自点了下头。
众人走在御街上,不时的驻足看着路边的各种表演。
徐载靖逛过多少次花灯,有些表演看起来已经颇有些无趣。
也就是些说笑话讲故事的彩棚,能让徐载靖稍稍驻留一会儿。
身边的三位贵女,注意力则在精美的花灯上,不时扯着徐载靖和齐衡他们,帮着猜灯谜。
离得三位姑娘近了,徐载靖出众的鼻子,嗅出了三种不同的熏香味道。
沿着御街朝北走着,众人逐渐靠近宣德门前的巨大空地,各种热闹的喧哗声也在变大。
不时有高呼万岁的喊声传来,声音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徐载靖一行人多是上过宣德门赏灯的,对此也不陌生。
一路上,众人不时能看到和他们类似的队伍,多是些年轻男女们一起结伴而行。
来到更近处,看着前面拥挤的人群,张家五娘牵着柴铮铮和荣飞燕的手,迟疑的同徐载靖道:“徐五哥哥,咱们还能去那边的大鳌山么?”
“这大鳌山花灯每年都有,听人说,只要对着它真心祈祷,便能心想事成呢!”
徐载靖听到此话,疑惑道:“五娘,我怎么没听说过此事?”
说着,徐载靖视线扫过柴铮铮,以及被护的很是严实的荣飞燕后,看向了齐衡和梁晗:“元若,六郎你们可知道?”
齐衡和梁晗点点头,梁晗道:“靖哥儿弟弟我知道的!其实自那大鳌山的花灯扎成后,便逐渐有了这个说法。”
“哦!原来如此。”徐载靖道。
听着几人的对话,五娘身边的荣飞燕连连点头,视线也在说话几人的身上跳转。
视线放在说话的徐载靖身上时,荣飞燕不可避免的和徐载靖对视了一眼。
看着徐载靖饱含深意一扫而过的眼神,荣飞燕心中先是羞涩,羞涩过后更多的却是疑惑和不解。
认识徐载靖多少年了,说话对视过很多次,荣飞燕从没见过徐载靖这样的眼神。
“飞燕妹妹?”五娘叫道。
“啊?怎么了?”荣飞燕从不解中醒来。
“飞燕,你去大鳌山花灯前求什么?”五娘另一边的柴铮铮笑着问道。
“唔,我准备替哥哥祈祷。”荣飞燕道。
张家五娘点头道:“南方山水险恶多有毒瘴,是要多多祈祷。”
徐载靖看着前面的人山人海,回头道:“护卫家丁们,胳膊挽在一起,妈妈女使们也要如此。”
听到此话,齐衡和梁晗赶忙凑到徐载靖身边,一人一边的挽住了徐载靖的胳膊。
看着徐载靖无奈的样子,梁晗笑着用力夹了夹手肘,感受了下徐载靖胳膊的强壮后,梁晗又有些郁闷的瞧了瞧自己的。
随后,众人便朝着拥挤的人群走去。
高高的宣德门楼上,
门外一侧灯笼下,
平宁郡主面上有些担忧站在女墙后面,看着宣德门前的彩灯和彩灯下流动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