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334章 专项资金

第1334章 专项资金(1/2)

    “所以说,可不敢让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一点点都不行。”

    说这话的时候,李复的神色十分严肃认真。

    这也是从书院创立之初,他就一直强调的。

    省得有的学生以为,进了书院,这辈子就前途无忧了。

    书院又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茶盏中的热气氤氲上升,在李复眼前织成一片薄雾。

    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击。

    “怀仁说得对。“陆德明放下手上的棋子,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处的校舍的方向。

    “这台阶,有些人踏得上去,有些人却只能望而却步,有的人,坐在台阶上,往上看,就认为自己已经在上头了,这样的想法.......”

    陆德明摇了摇头。

    “不能有。”

    “但是那些有天分,想要努力攀登,但是外界条件不允许的,也着实令人惋惜。”颜思鲁说道。

    书院的先生,也不能过多插手,尤其是他和陆德明,也不能帮衬什么。

    书院的存在,很多事情,他们两人心里都清楚。

    一旦像他们两人这样身份的人出手帮衬学生了,那书院的性质,就变了。

    宫中不会允许这样的。

    能帮他们的,除了以书院的名义之外,就只能是宫中的名义。

    其他人,万万不能插手。

    一旦插手,书院里,就会跟个小朝廷一样。

    并非说有多大的事情,多复杂的事务。

    而是人际关系,人脉圈子。

    书院不可有所谓的“圈子”、“关系”。

    “有的孩子在读书方面,有这个天赋的。”陆德明说道:“天资聪颖,但是家中贫寒,就想着去木工学院,学点技术本事,将来做个木工,在庄子上也能挣到钱。”

    “你说的是庄子上谁家的孩子?”李复好奇问道。

    “王铁山,家里就在这庄子上,他爹在工地上干活儿,母亲也随着他爹一起,在工地上,给工匠做饭,两口子都在庄子上挣钱。”陆德明说道:“但是家里阿翁阿婆身体不好,长年请大夫吃药,所以家里就算是两口子挣钱,除去孩子上学之外,刚好够花销。”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他家里还没有搬到新房子里去,究其原因,还是没钱。”

    李复微微颔首。

    如今庄子上没有搬到新宅子里的,就只有那十多户人家了,每一家,都有不得已的原因,就像是陆德明说的,就是因为花销大,没钱。

    人也不懒,挣的钱,也不算少,但是必须的开支,占了很多。

    能有钱供王铁山来书院读书,也已经是不容易了。

    父母有那个想法,但是现实能力上,确实给不了孩子更多了,他们也尽力了。

    “我问过书院的先生,这孩子聪明好学,读书也勤奋,问他为什么不继续读文学院,他也只是说,他这样的出身,读书,不能当饭吃,家里,也实在是供不上了。”

    书房内茶香袅袅,窗外的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

    李复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两位当真觉得,这个王铁山,不继续读文学院,十分可惜?”

    陆德明和颜思鲁两人相视一眼,同时点头。

    “这孩子天资聪颖,品性坚韧,德行优良,若能继续读书,将来未必不能有一番作为。只是...家境所限,实在可惜。”陆德明抚须说着。

    “是啊,书院里这样的学生虽不多,但每一个都是难得的苗子。若能帮上一把,也是功德一件了,这样的孩子,只要有一点变数,对于他的人生来说,可能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能够改变命运。”

    李复闻言,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也好办了。说白了,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王府不缺钱,但是这钱,可不能王府来掏。

    李二凤的内帑这会儿不是宽裕吗?

    他也不差这点钱。

    李复起身,走到门口,看了看门外的景色,回过身来,再次看向陆德明和颜思鲁。

    “这钱,有人出。”

    书院,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引入奖学金制度了。

    “无非书信一封,跟陛下要点钱而已,建设书院,泾阳王府掏了这么多钱,我如今上书陛下,跟他要点钱,让他从内帑掏些钱出来资助一下学生,不过分吧?”

    “书院的学生,也是天子的臣民,君父帮一帮自己的子民,理所应当,对不对?”

    李复说的轻松自在。

    话锋一转,直接将主意打到了皇帝的身上。

    陆德明和颜思鲁闻言,皆是一愣。颜思鲁忍不住问道:“怀仁的意思是...?”

    这事儿,还能这么办?

    不过,也就是泾阳王敢这么做了。

    “陛下向来重视人才培养,一点钱的事情,陛下不会拒绝的,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