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剧本大纲上划了又改,纸页边缘都被戳出了小窟窿。
桌上摊着的是卢文忠那篇哄动全港的专访稿,标题用加粗字体印着——《林耀:笔尖下的江湖,比刀光更锋利》。
“要是卢文忠没吹牛呢?”她眉头紧锁。
翡翠台的剧本库早就见底了。
她亲自盯了三个月,改出来的东西还是透着股陈词滥调的酸腐气,连自己这关都过不去。
《审死官》刚播完大结局,街头巷尾还在讨论宋世杰的巧舌如簧。
新剧预告就凭着三十秒的片段引爆了全港!!
连扫街的阿婆都拉着记者问:“那个会飞的大侠什么时候开播啊?”
“这样的创作力……真的是魔鬼啊。”
乐明珍喃喃自语,眼底翻涌着难以掩饰的渴望。
她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要是能从林耀手里拿到剧本,别说压过TV,就算让翡翠台坐稳港岛电视业的龙头,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那些嘲笑她“女人家搞不定电视台”的老东西,都得乖乖闭嘴。
铃铃铃!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
屏幕上跳动着“乐云”两个字。
乐明珍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语气不自觉地放缓了些:“什么事?”
“我听王占先生的助理说,他今天要专访林先生!”
电话那头的乐云声音雀跃,带着少女的兴奋,道:
“我能不能去现场看看?就远远看着,保证不说话!”
乐明珍沉默了片刻。
女儿对林耀的心思,她不是不知道。以前她总觉得林耀是江湖人,配不上路家的门第,可现在……
她想起翡翠台岌岌可危的收视率,想起TV那些等着看她笑话的董事,最终只是沉声道:“规矩点,别丢人现眼。”
挂了电话,乐明珍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阳光穿过玻璃照在她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
“翡翠台的天,或许真要变了。”她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窗帘。
而这场改变的源头,此刻正站在专访后台的镜子前。
林耀整理着领带,黑色西装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领口露出的银色领带夹上,刻着极小的龙纹图案——那是龙耀集团的标志。
王占端着两杯威士忌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给他,笑道:“全港的记者都挤在外面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就等着听林先生讲讲江湖和笔墨的故事呢。”
他特意加重了“江湖”和“笔墨”两个词,眼神里带着几分试探。
林耀接过酒杯,指尖轻晃,琥珀色的酒液在杯壁上划出弧线,泛起细密的涟漪。
他没看王占,目光落在镜子里自己的倒影上,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故事?我只讲能让他们掏钱的故事。”
一句话,没有半个多余的字。
却像块石头砸进深潭,瞬间压过了后台的嘈杂。
王占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随即大笑起来:
“好一个‘掏钱的故事’!林先生果然快人快语!”
他算是看明白了,林耀根本不是什么附庸风雅的文人。
他谈字画,论剧本,说到底都是为了“钱”和“权”。
用笔墨当刀,割开市场的口子;用故事当饵,钓起观众的胃口——
林耀这手段,比纯粹的江湖打杀,要高明得多。
叭了一口雪茄,林耀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走向专访现场。
路过候场的记者群时,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好奇的,探究的,敬畏的,甚至还有带着敌意的。
林耀目不斜视,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后台的灯光透过门缝照进来,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王占看着他的背影,摸了摸下巴,忽然觉得这场专访怕是要搞出大动静。
这个叫林耀的男人,哪里是来讲故事的?
他分明是来宣告——
从今往后,港岛的笔墨江湖,该由他来定规矩了。
专访现场的聚光灯骤然亮起,林耀在镜头前坐下。
麦克风里传来他清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开始吧。”
属于他的棋局,又落子了。
……
次日中午十二点。
翡翠台的人扛着设备涌进《天耀日报》社,线路、灯光、机位忙得团团转。
乐云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套裙,踩着高跟鞋穿梭其间,每个细节都亲自盯。
自打定下要当翡翠台女王的目标,她早从记者转型成节目制作人。
平时看着大大咧咧,做起幕后却如鱼得水,如今眉眼间已有职场女强人的干练。
路过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