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一进来就急切地问:“大人,成国公他...”
“成国公也是为了他女儿的事。”
陈文轩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些,
“秦公子,老夫跟你说实话,选妃的事,
老夫不能保证一定能帮你,
但老夫会把若薇小姐的名字报上去,
章程定下来后,也会提前跟你说一声,让你们有个准备。”
秦昊一听,连忙躬身行礼: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若是若薇能入宫,卫府定不会忘了大人恩情!”
送走秦昊,已经是深夜了。
陈文轩站在书房门口,看着府门前渐渐散去的马车,心里突然觉得一阵疲惫。
管家走过来,递上一件披风:
“老爷,夜深了,风大,您回屋吧。”
陈文轩接过披风,披在身上,目光落在府里的老槐树上,这棵树是他刚入仕时种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了。
他叹了口气:
“你还记得吗?老夫十年前卸任归田的时候,府里有多冷清?
别说勋贵了,就连以前的同僚,都没几个人来拜访。”
管家点了点头:
“记得,那时候老爷天天在院子里种花,日子过得清净。”
“清净是清净,可也冷清啊。”
陈文轩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
“如今老夫重新入仕,当了个礼部尚书,
不过是牵头办个选妃的事,这些勋贵们就挤破头来送礼、求帮忙。
你说,这权势,是不是迷人?”
管家没敢接话,只是低着头。
陈文轩也没指望他回答,而是转身回了书房,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名册,上面记着今天来拜访的勋贵名单,还有他们推荐的小姐姓名、年龄、才情。
他翻了翻,又拿起笔,在名册上添了几笔,才对着里屋喊:
“陈安,你来一下。”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里屋走了出来,是陈文轩的儿子陈安。
陈安穿着一身青布长衫,手里还拿着一本论语,显然是在看书。
“爹,您叫我?”
陈文轩把名册递给陈安,语气严肃:
“把这本名册送到靖国公府去,
记住,走后门,别让人看见。
到了靖国公府,直接把名册交给乔刚,
就说是老夫让你送的,让他转交给靖国公。”
陈安愣了愣:
“爹,这是今天来求您的勋贵名单,您怎么把它送给靖国公了?
要是让成国公他们知道了,会不会...”
“他们不会知道。”
陈文轩摆了摆手,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
“他们想借着选妃插手后宫,搅乱朝廷,你爹我换做十年前还可能帮他们,
现在已经垂垂老矣,怎么能落这等坏名声的事。”
靖国公推行新政,是为了大乾,
你爹虽然老了,却也不能看着他们坏了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你送的时候一定要隐秘,别让人跟着你。
到了靖国公府,别多说话,放下名册就回来。”
陈安点了点头,把名册折好,放进怀里,又换了身普通的衣服,戴上顶斗笠,从府里的后门走了。
陈文轩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
又拿起案上的茶,喝了一口。
茶已经凉了,可他心里却很清楚,
他这一步棋,走得没错。
夜色渐深,京城的街道上已经没多少人了,只有巡夜军卒提着灯笼走过。
陈安提着个小包袱,沿着街边慢慢走,
他不敢走大路,专挑小巷子,生怕被人认出来。
走到靖国公府后门时,已经是子时了。
守门的靖安军见他穿着普通,拦住了他:
“你是谁?深夜来这里干什么?”
陈安压低声音:
“我是礼部尚书陈文轩的儿子陈安,有要事找乔刚将军,麻烦通报一下。”
守门的军卒愣了愣,连忙去通报。
不一会儿,乔刚就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眼神锐利地看着陈安:
“有什么事?”
陈安从怀里拿出名册,递给乔刚:
“这是我爹让我送的,他说让你转交给靖国公。”
乔刚接过名册,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路上小心。”
陈安应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乔刚拿着名册,快步走进府里,直奔林青的书房,
林青还在看书,见乔刚进来,抬起头: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