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沙发扶手,脸上的震惊藏都藏不住——他们来之前,设想过EA的富裕,却从没想过,这种“富裕”会具体到一个普通修车工的家里,具体到“一个人工作就能养活全家”这件在他们看来“不可能”的事上。
那一瞬间,老张觉得自己过去几十年对“日子”的认知,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晃得他有些站不稳。
妇人还在热情地回答着他们希望了解的问题,比如说家里的冷气机。在得知所有的房间都有冷气机的时候,无论是局长还是同行的人都处于一种深深的震惊之中。
毕竟,哪怕是局里都没有一台冷气机!
而在这冷气机不过就是普通人家的普通电器而已。在他们看来,这甚至是家庭的必需品。
“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要不然这么热的天可怎么过啊?”
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一行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直到离开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突然浮动着那个普通人家的生活,那台亮着的彩电、冰箱里的各种各样食物,以及窗外那辆静静停着的汽车。
继续前行,一行人皆是沉默不语。
路过社区医院时,局长特意走进去看了看——候诊区的沙发干净整洁,护士穿着统一的制服,空气中并没有国内医院那种刺鼻的的消毒液的味道,只有一种淡淡味道。
“走吧。”
局长率先转身,语气里带着一丝复杂。过去几天,他们在大城市考察时,就刻意留意过是否有贫民窟、流浪汉,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安慰自己“大城市管理得好”。可眼前这个普通社区的景象,却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里的生活,似乎真的和想象中不一样。
上车时,没人再说话。车子重新驶上公路,窗外的小洋楼渐渐远去,可局长的脑海里,却一直回放着那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生活,以及在寻常不过的社区医院、直升机停机坪,还有老人们悠闲的笑脸。他突然想起出发前,有人说“国外的月亮也没那么圆”,可此刻他却觉得,有些东西,或许真的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接下来的一路上,众人皆是一阵沉默,或许是因为冲击太大,需要缓缓。
很快,车队就到了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公司副经理罗文·本森已经恭候多时了,将他们引入公司后,刚拐过一道弯,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前方的景象牢牢吸住——远处的交付停机坪像一片白色的海洋,一架架待交付的大型客机整齐排列,尾翼上的公司标志格外醒目。有的飞机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穿着蓝色工装的技术员围着机身忙碌;有的已经完成涂装,静静停在停机位上,等着新主人前来接收。
“我的天!”
老张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咱们全国的大飞机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么多吧!”
随行的其他人纷纷点头,他们在国内见过的客机大多是小型螺旋桨飞机,偶尔能见到几架喷气式客机,也多是从国外引进的老旧机型,像这样成规模的大型客机群,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那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所有人都一时说不出话来。
局长推开车门,脚步有些急促地走向停机坪边缘。他望着眼前一架架庞大的客机,眉头微微蹙起,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双手背在身后,目光缓缓扫过每一架飞机——从机身的流畅线条,到起落架的坚固结构,再到尾翼上精致的涂装,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工业制造的精密与强大。
良久,他才转头看向身边陪同的罗文·本森,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三十多年吧?”
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的罗文·本森下意识反问:
“局长先生,您说什么?”
“我是说你们公司,”
局长抬手,指尖指向停机坪上的飞机,问道:
“从成立到现在,也就三十多年吧?”
“44年11月动工,是婆罗洲建设的第一批大型工厂,四六年完工投产,到现在三十一年!”
这才明白过来的罗文·本森,脸上立刻露出骄傲的神色,语气带着几分自豪:
“其实我们从筹备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一年零八个月!而且投产后两个月,就顺利交付了第一架螺旋桨飞机。
后来阁下访问英国时,确定了BMW与罗罗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合作,引进了“康威”涡扇发动机,那是世界上第一台涡扇发动机,有了它才有了后来的白天鹅。
当时717在英王葬礼时出现时,震惊了整个世界!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们的飞机就走向了世界。”
他顿了顿,指着停机坪上的喷气式客机,继续说道:
“从第一款喷气客机首飞成功,到现在,我们已经累计交付了超过4100架喷气客机,客户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只是最近一个月要交付的订单,大概有二十多架,都是两年前的订单,对,我们订单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