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在1977 > 第779章 两不耽误

第779章 两不耽误(2/3)

赚钱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赚个吆喝。

    不过对于原来规模不大的高桥出版社来说,也就够了。

    唯有出版陈凡的作品,很是赚了不少。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这部《圣斗士》,估计也是交给高桥出版社发行,到时候有望将他们一举推上一流出版社的位置。

    陈凡想了想,问道,“个人呢?留多少?”

    没等何青生说话,他又说道,“太少了我就跳槽,正好巴老劝过我几次,还有江影厂,方老书记都说要助我上位,虽然都是副厅,可到时候我就是一把手,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嘛。”

    之前他只记得有外汇留存的政策要出台,却忘了,人家是留给单位的,可不是留给个人。

    所有的成绩都是集体的功劳,个人有什么资格拿外汇?

    不过在单位内部,这个就可以谈一谈了。

    至于说能不能成?这不得先谈了再说么!

    陈凡话音刚落,何青生便翻了个大白眼,“得了吧你,也就是在这里,你才能到处逍遥,你真要去了巴老那里,他不天天逮着你关小黑屋写书才怪。”

    随即也懒得跟他扯,直接说道,“原则上没有个人留存,顶多给点奖金,但是对于你的问题,我们主席团和理事会都开会讨论过了……”

    陈凡忽然插话,“我这个副主席都没参加?”

    何青生立刻回了他一句,“当事人回避原则,不知道吗?”

    陈凡抬了抬手,“您继续说。”

    何青生,“可以考虑给你留5%,你还别嫌少,你出去问问,谁家个人有外汇的?”

    陈凡咂咂嘴,不吭声了。

    百分之五也行。

    在他的稿费内,百分之五是外汇,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自然是兑换成本币支付,总稿费不会少。

    其实他倒是不在意外汇不外汇,主要是现在买东西都要票据,没票据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拿着外汇去涉外商店买,贵是贵了点,可是没限制啊。

    所以这个他是肯定要争取的,否则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可能连肉都没得吃,很可怜的。

    这不,由于给每个家里都配备了全套的家用电器,之前到手的侨汇券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而现在这个外汇留存政策出来,侨汇券多半要泡汤,那就只能给自己争取外汇留存份额。

    真要算起来,还亏了呢。

    这个念头一起,陈凡强烈怀疑这个政策是冲着他来的,虽然没有证据。

    何青生见他默认,也就没再多说,随后便说起单位里的事,“你既然回了省城,还是去单位里转一转,让人知道你还是单位里的人。

    还有你那个办公室,现在成了小边的专用办公室,不少人眼红的呢,你得过去露个脸,给她撑腰,不能总靠我和许秘书长啊。

    接管函授中心的老赵和老钱,上次还说等你回来,什么时候去一趟函授中心,给新一届的学员们讲堂课。接管《文学青年》杂志的老孙,总想着要请你吃顿饭,顺便请教一些问题……”

    ……

    吃完饭,何青生揣着《圣斗士》书稿走人,他还得组织翻译组的同志,赶紧将这部书翻译成日文,然后给小本子那边送过去。

    之前陈凡的作品创汇三十多万美元,就已经让人激动不已,再想想《龙骑士传说》在小本子图书市场上的火爆,那等这部《圣斗士》出版,稿费不得上涨十倍啊?

    三百多万美元,比整个江南省去年一年的创汇额也差不多了,这回他老何不得露个大脸?!

    必须抓紧时间,快点把钱赚回来。

    好激动呀!

    ……

    等何青生离开,陈凡在家里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将自己这几个月写的论文放进公文包,跟两姐妹说了一声,便拎着出门、开车去了湖对岸的江南大学。

    这个时间点,徐教授正在办公室里工作。

    不上课的时候,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做人文学术研究。

    以前还好一点,老人家搞了几十年的学问,自觉在自己学术内的东西都研究得差不多了,只要把大半辈子的东西做个总结,最后出版一本“注释”出来,就算是完美结局。

    所谓的“注释”就是给某一部古籍经典作注解,这个经典可不是随便选的,必须是“诸子百家”中的主经,比如《论语》、《孟子》,又或者《道德经》、《庄子》等等。

    能为古经作注,便是古今大儒最完美的结果之一。

    另一个便是“立言”,这种难度太高,直指圣人之位,完全不在徐教授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在陈凡提出新的思路之后,徐教授便焕发了第二春,而且他还进一步延伸,发表了好几篇论文,除了通过文物研究历史和文学之外,还提出其他几种新的角度。

    比如历史名人的人生重现、地域的历史变迁、乃至于民族形成的起因经过等等。

    陈凡现在要交的作业,就是根据徐教授的那几篇论文做的研究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