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杨巨仁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一车吃喝来给慈禧老佛爷和光绪皇帝送,慈禧老佛爷竟然亲自下马车接见他,真是他一辈子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事。
“哀家怎么能治罪于你,哀家赏赐你都来不及呢。”慈禧老佛爷感激地说。
“谢老佛爷开恩,不治小民的罪,小民愿意跟随老佛爷西巡,不知道老佛爷是否愿意让小民跟随前往。”杨巨川激动地说。
“好,太好了,哀家特许你伴驾西巡。”慈禧老佛爷兴奋地答应了杨巨川的请求。
“老佛爷,小民现在就把孝敬给老佛爷的物质清单呈上,请老佛爷过目。”
杨巨川说完,恭恭敬敬地双手捧着清单呈给慈禧老佛爷看。
慈禧老佛爷接过杨巨川呈上来的清单,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清单上写着的东西有大米,小米,面,除此之外,还有几坛好酒,猪肉,牛肉和宰杀好的鸡、鸭、鱼等。
慈禧老佛爷看着杨巨川敬献的物资清单,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赶紧扭过头去,用长长的衣袖抹了一把脸上落下来的泪水。
慈禧老佛爷没有想到,堂堂的昌平知州,竟然还没有商人杨巨川的一点眼光,看不到未来的大清朝还是她慈禧老佛爷的。
“小李子,收下杨老板送来的这些礼物,等回京后,哀家再赏赐他。”慈禧老佛爷吩咐李莲英说。
李莲英兴奋地说:“嗻,老佛爷,这次您老人家不该发愁了吧。奴才说有贵人来帮忙,果不其然吧!贵人送东西来了。”
“嗯,小李子,你说的对。”慈禧老佛爷表扬了一句李莲英。
随后,杨巨川跟随慈禧老佛爷的车队,一直到了山西太原,才按原路返回。
当然,后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正如大家所料想到的一样,慈禧老佛爷回京后,仍然对杨巨川的帮助念念不忘,她不但赏赐了杨巨川巨额财物,而且还下旨赏杨巨川为四品军衔,赐“引路候昌平杨”封号。
虽然这四品军衔没有正式任命书,只是一个头衔,不领朝廷的薪俸,但是可以和太监一样,一起领赏。
每逢重大的节日,杨巨川都会坐着马车,来京城里领赏。
车上插着一面大旗,大旗上绣着“引路侯昌平杨巨川”几个大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倒也风光无限。
当然,昌平知州和宣化县令根本就没有想到慈禧老佛爷还能活着回到京城,而且重新坐在了大清朝的宝座上,吆五喝六的执掌大清朝。
慈禧老佛爷也不会忘了这两个在她落难时,落井下石的忘恩负义的小人。
慈禧老佛爷毫不手软地惩治了这两个人,把他们押入大牢,交刑部议罪。
当然,这些是后话。
再说慈禧老佛爷的西巡队伍得到了杨巨川带来的补给,暂时可以缓解一下目前的困难处境。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物资,对于这么庞大的西巡队伍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西巡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庞大的队伍,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些物资可谓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小德张首先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想,此事必须得给慈禧老佛爷说说他的想法。
不然,大家毫无计划的,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这些杨巨川送来的救济物资,以后得不得补给怎么办。西巡的队伍还能不能走到西安,还是个未知数。
这个问题严重着哩。
小德张想到这儿,就去找慈禧老佛爷,想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听听慈禧老佛爷的意见。
现在小德张去找慈禧老佛爷不怕了,因为慈禧老佛爷已经把他认作干儿子了,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去见慈禧老佛爷,不必担心慈禧老佛爷会责骂他。
李莲英大总管也奈何不了他,崔玉贵二总管就更别说了,他是小德张的师傅,一直站在他的这一边,向着他说话。
现在他是老佛爷的干儿子了,崔玉贵二总管就会站在他的这一边更加支持他。
小德张来到慈禧老佛爷的马车边,跟随着慈禧老佛爷的马车,一边走,一边开始给慈禧老佛爷说他的想法。
“皇阿玛,奴才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小德张隔着马车车窗问道。
慈禧老佛爷喜欢小德张和光绪皇帝叫她皇阿玛,这样她听着浑身舒坦,而且有一种自豪感。
“小德张,你有什么话就说吧,哀家听着哩。”慈禧老佛爷掀起车帘,看了一眼她的这个干儿子说。
“皇阿玛,奴才想,杨巨川带来的这些救济物质虽然不少,但是让西巡的人放开肚子吃,恐怕吃不上几天,这些救济物质就会被吃光用尽的。到时候再得不到补给物质,我们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
慈禧老佛爷一听小德张的话,觉得非常在理,她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哩。
“小德张,你说的对,哀家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