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不能让那个周都给事中觉得顺天府好欺负。”对于闾嘉来说,坐在顺天府尹的位置上,就要维护顺天府的颜面与威严。
顺天府,不是那个姓周的,一个小小的都给事中,可以挑衅的。
背后的人,也别拿顺天府当软柿子,没敢直接对六皇子和都尉司出手,却想要先教训顺天府。
主官这般维护顺天府的颜面,对于顺天府的一众官吏来说也是一种幸运,既然上官表了态,那王茂平自然也不会再有顾忌:“大人,有人能给我们出气啊!”
“谁?”闾嘉有些好奇,不知道会有谁这般的好心,难道自己下属指的是四皇子那一派的政敌?不过,那些政敌通常只会落井下石,而不会主动帮忙。
“大人,咱们顺天府近来的忙碌是为了什么?”
“为了能让京城的百姓过一个热闹的仲秋节。”虽然是朝廷下的任务,但最终还是为了百姓嘛。答案说出口之后,闾嘉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王茂平凑近了些,当然还没有忘记压低身子,尽量避开车窗:“大人,那周都给事中只有一张嘴,但京城可是有无数张嘴。”最近一段时间,顺天府在百姓中的声望可是涨了一截。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那些活动和热闹。
如果知道这热闹因为某人告状,以后很有可能看不到了,不知道百姓会作何反应呢。
闾嘉脸上的怒意被笑容所替代,果然是府丞,想出来的出气方法,真是深得他意。
王茂平看见主官脸上的笑意,自然是赔了一个笑容。但思绪却落到了其他事情上。朝堂上对顺天府发难,肯定是四皇子的手段,所针对的就是主官和自己,那么还有必要派人盯着自己吗?
经过早朝的事情,他开始倾向于是黎苍社的贼人在盯着自己了。
早朝上的事情,京城的百姓们自然是一无所知。对于他们来说,最近的热闹是又多又精彩,如果不是因为还有营生要顾,那每个热闹都不想要错过。
但即便是错过了,也会去左邻右舍家,将热闹再听回来。这样的日子一直会持续到仲秋节,而且仲秋节的仲秋会是他们最期待的,想想就觉得心情愉悦。
但一想到仲秋节后,这热闹就结束了,百姓们心中又隐隐生出了不舍。有官差向着告示墙而去,附近的行人看到之后,立刻就围了过去,速度可是比以往快了不少。
心里则是想着是不是又有新鲜的热闹可看。等官差敲锣讲解之后,百姓们才发现,还真是热闹,但和他们想的热闹有很大的差别。谁能说官府给百姓们道歉不是一种热闹呢。这热闹还真是稀奇。
对于道歉的艺术,王茂平可是手到擒来,如今告示墙上的告示,就出自他之手。之前闾嘉听自己的下属说,不仅要对言官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改善,还要向百姓们道歉时,他是不同意的。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顺天府的颜面和威严,但看过王茂平所写的内容之后,想法马上就来了一个大转变。
这必须得贴出去啊。这样的道歉,不只会让顺天府积累更多的声望,也能够获得百姓们更多的支持,还能够不露痕迹的去规劝百姓改正原本属于他们的问题。
这道歉可太值了,话说这真的是在道歉吗?府尹闾嘉也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道歉的艺术与魅力。负责拟写告示的官吏们,都要好好学一学。以后顺天府的告示水平得提升一些才行。
府衙的众人见识到了道歉的魅力,而围在告示前的百姓,可是满心的感动。瞧瞧顺天府,给他们带来了那么多新奇的比赛和热闹,还觉得做的不够好,愧对他们。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顺天是真真正正把他们这些百姓放在心上啊。还有,那些出现的问题也不是顺天府造成的,而是他们没有注意才造成的。顺天府这是在维护他们,把问题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顺天府对他们这么好呢。百姓们在感动之余,也开始反省起自己身上的错误。顺天府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也得配合顺天府才行。
告示贴出的第二天,便又是顺天府所举办的比赛,百姓们都变得自觉了起来,而且言谈中都充满了对顺天府的夸赞,还有对以后的期待。
“昨天的告示你们都知道了吗?”
“怎么不知道,我听官差说的时候,眼睛都有点酸酸的。”
“谁说不是呢,顺天府对咱们百姓这么好,咱们可不能给官府和大人们添麻烦。”
“就是就是!”
附近的百姓都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人说了一句:
“你们说等仲秋会结束了之后,是不是还有热闹可看?今年会不会有团圆会。”
“仲秋会都有了,我看团圆会也一定有。”
“我也这么觉得。”
“我也一样。”
一个百姓说出了期待,其他百姓跟着附和,却突然有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