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742章 警报声骤然响起!

第1742章 警报声骤然响起!(1/2)

    其实周建安也没有想到。

    崇祯给自己册封的,居然是吴王!

    吴王,在大明意味着什么。

    恐怕有些人早已经忘了。

    但是稍微熟知一些史书的人则是立刻就会反应过来。

    这吴王,整个大明一朝也只有三人而已。

    而这三人分别是太祖朱元璋,后改为周王的朱橚以及后来被圈禁至死的朱标嫡子朱允熥。

    这吴王的重量,可想而知。

    这里面所蕴含崇祯的深意,也可想而知。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谁都知道,在大明,郡王乃是两字,亲王则是一字。

    例如周王,福王,唐王等等。

    可崇祯对于周建安的王爵说的很清楚,乃是郡王。

    但是一应的规制,礼仪,衮服,册宝等等居然全都是亲王的标准、

    这就让周建安有些搞不明白这崇祯的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了。

    之后的仪式就很简单了,周建安接过了册宝之后,等老丈人再持节棒领着周建安登上那象征着权利巅峰的丹陛之后,朝着崇祯行完礼之后,仪式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此时的四周,一片寂静。

    即便是远处数以万计的百姓们也没有一人发出一声的嘈杂。

    仿佛即将成为吴王的不是周建安,而是他们一样。

    所有人此时都非常的紧张,激动。

    这样的场面,别说是他们了,往上数个祖宗十八代都不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啊。

    要知道这在以往,能看到如此场面的,那至少都是朝廷大员才能有这个资格。

    而他们不过是普通百姓,居然也有幸看到了如此震撼的一幕,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除了这些百姓们以外,还有一群人也显得有些激动,人群之中,甚至不少人热泪盈眶,不停的抹着眼泪。

    而这群人,便是威武军之中各镇挑选出来参加典礼的代表们、

    他们看着自家的大人终于登上了王座,那是真心的开心不已。

    这份开心,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情绪了。

    同时也是让所有的将领们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给放了下来。

    御台之上,崇祯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这一次封王之事,他虽然之前跟周建安是有过沟通的。

    但是因为周建安的拒绝,崇祯之后便没有再跟周建安谈及此事,而是索性将此事全权交给了内阁进行安排。

    而对于周建安的赏赐,其实也并不是表面上看着的那么容易。

    崇祯的旨意是不仅仅封王,而且必须要有货真价实的封地,而不是同其他亲王一般有名无实。

    这一点,乃是崇祯对于周建安的感激。

    毕竟周建安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也让他从一个亡国之君一跃成为了中兴之君。

    这一层身份的转变是足以让崇祯在太庙之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的。

    他,甚至可以和高祖成祖相提并论。

    这一切,乃是因为谁的缘故,崇祯比谁都清楚。

    可这一切在内阁看来,却是非常不能认同之事。

    封王,内阁没有任何意见。

    可是封地。

    内阁众人几乎全部都没有同意,这里面,也包括周建安的老丈人,卢象升。

    有史以来,凡是王爵在藩地拥有实权的,几乎没有过不作乱的。

    不说远了,明成祖的靖难之役还是他们这一朝的事情。

    周建安他们还是相信的,但是周建安之后呢?

    他的后继之人,还会和当朝的皇帝拥有如此信任的关系吗?

    不会,而到了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闭着眼睛都能想的出来。

    而威武军的实力,简直强大到了极点。

    现在的周建安还控制着整个大明最为富庶的松江之地。

    有兵,有钱的情况之下,朝廷拿什么跟周建安的后继之人去斗、

    这一点,卢象升的心中没有任何的私情。

    即便是自己的女婿与外孙,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始终是拗不过崇祯,要是他们不答应的话,崇祯就会直接越过他们下达旨意。

    这样的旨意,到时候又会让周建安难堪。

    毕竟若是没有经过内阁而下发的圣旨,其实在法理上来说,是没有效应的。

    不过好在最后内阁们妥协了,因为卢象升知道,自己这个女婿肯定是不会做出什么对大明不好的事的。

    之后的事,等册封完毕之后他再慢慢的跟自己这个女婿谈一谈吧。

    所以此事,也就如此定了下来。

    崇祯笑着,周建安却面色不悦。

    此时的他,整个人都觉得不舒服。

    这衮服,实在是让他太难受了。

    他现在真想一把将其扯掉,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这种姿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