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吃什么,都是家中长辈决定的,我们是做不了决定的。”赵翀叙说道:“我们自己倒是有小厨房,只不过就算是小厨房,我们吃什么也得向家中长辈报备。”
“也对,家族大了规矩就多。”路朝歌说道:“你们吃什么肯定是要有所记录的,万一吃错了东西怎么办?菜谱有助于找到根源。”
“你们继续吃吧!”路朝歌笑着说道:“翀叙,你今年九岁了,再有几年你就能科举了,有准备吗?”
“我倒是每日读书。”赵翀叙说道:“只是,不知道我读的这书到底有没有用处,我听闻科举好像并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
“对。”路朝歌点了点头:“科举主要是为了选举地方官员,而不是留在长安的官员,地方和长安所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现在地方历练,本事成熟了才能往上走,从县令到知府再到道府,最后才能到长安城,这一路升迁要学的东西可有很多很多,想在大明成为六部尚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的家族有多强大,都影响不到你在仕途上的上升速度,升迁要一步一步来,想要科举成功,你不能死读书,要去地方上多走走多看看,看看民间疾苦,看看这个百姓们需要什么,只有百姓们所需要的,才是科举会考的。”
“今年的科举,考题大部分和工程有关系。”路朝歌继续说道:“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或者十几年时间内,大明将会进入一个大建设时期,长安城的建设,济北、济南两地军用港口的建设,草原之上休屠、吐谷浑两地的城池建设,将来霍拓国的建设等等。”
“那明年岂不是也会是这些?”赵翀叙问道。
“不会。”路朝歌说道:“大明科举的题目是什么,地方上都是县令、知府、道府来拟定,至于到了长安,题目是什么基本上都是考试前几天才知道题目的,毕竟我和我大哥都比较懒,偶尔还想不起来干正事。”
路朝歌也不是吐槽,他和李朝宗确实都挺懒的,但是他更懒一点,就算是负责科举这么大的事,他有时候都想不起来要干这些事,他的懒已经写在脸上了。
“怪不得人人都想科举,却说科举难如登天。”赵翀叙说道:“每个人都想凭科举进入仕途,但终究是少部分人才能走进名利场啊!”
“狗屁的名利场。”路朝歌说道:“在我看来也就那么回事,不就是一些蝇营狗苟嘛!”
“您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物,自然不明白我们这些小人物的心思。”赵翀叙说道:“谁不想坐在六部尚书的位置上,俯视天下众生。”
“我怎么没觉得有那种感觉?”路朝歌问道。
“您不是没有那种感觉,而是已经习惯了那种感觉。”赵翀叙说道:“因为,你天生富贵,从您和陛下起兵那一刻开始,你就站在了权利的巅峰之上,你手里掌握的就是这天下最大的权柄,所以你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可能是吧!”路朝歌想了想,这么多年以来,他好像从来都是站在巅峰看世间,从凉州少将军到蜀州道大都督,再到总督南疆军务事的南疆大都督,再到大明总领天下兵马大将军,超一品的存在,他虽然不在乎这些东西,但他也实打实的做到了整个大明权利至高者,李朝宗之下第一人就是他,就连李存宁的权利都要逊色于他路朝歌。
“不管怎么说吧!”路朝歌说道:“想要入仕,科举是必经之路,想要科举就要了解民间疾苦,大明和百姓是密不可分的,你牢牢记住这一点就对了,至于世家大族……”
说到这里,路朝歌的嘴角露出了一抹邪笑:“他们不配这么好的大明,他们若是老老实实的把自己藏起来,好好的给我大明当个顺民,我还能给他们一个体面的退场,若是谁有不该有的心思,我会让他知道,我路朝歌为什么被称之为人屠,屠尽百万人的路人屠。”
路朝歌说这话的时候,身上那冰冷的杀气不自觉的迸发出来,顿时让站在他面前的赵翀叙一哆嗦。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路朝歌赶紧笑了起来,那股子寒意顿时消散而去。
“行了,你们赶紧吃饭吧!”路朝歌笑着说道:“要是有什么事,就去隔壁找我,我若是不在家就在城外军营。”
“路叔叔,我有件事想问您。”赵昭昭来到路朝歌面前。
“什么事?”路朝歌说道:“是不是学业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了?这个我倒是可以给你讲解一番。”
“不是不是。”赵昭昭说道:“您了解杨宗保将军吗?”
“哈?”路朝歌愣住了:“杨宗保那臭小子?”
“是啊!”赵昭昭小脸一红。
“你是不是看上那小子了?”路朝歌一脸戏谑的看着赵昭昭:“不过,这小子确实不错,能吃能喝能睡,你看他那么高,其实他和你差不多大,而且这小子出身好啊!世袭罔替勇国公的嫡长子,将来太子殿下的重臣,我儿子路竟择的左膀右臂,属于那种只要别作死造反,就能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