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改名、改字者不知凡几,可换姓氏的却是不多,除非被逼的活不下去,不得不隐姓埋名之人,这褚燕现在生活的好好的,为何平白换了姓氏,究竟是何原因,让其连祖宗姓氏也随意改变?”
众人闻言,皆是表示十分好奇,目光却是意无意的看向了已经留起长髯的关羽。关羽见此,那原本微红的脸顿时变的更红了,有些不悦地道:
“诸位看某作甚,某关羽何人,岂是那数典忘祖之辈!某此前之所有改了字号,亦是不得已之举。追随主公之后,某曾有意换回字号,可主公亦觉得某之字号改的好,因此,某才一直沿用了此字号……”
众人见关羽要急眼,连忙向其赔礼,并声称自己绝无此意,关羽这才面色稍霁,只是随即又道:
“大汉以孝治下,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即便是贼匪,亦不会去随意抛弃祖宗姓氏,让下人所不齿,这褚燕想必亦是有难言之隐,稍后问明白即可,诸位不必如那长舌妇一般,在此恶意揣测他人!”
众文士闻言一愣,随即相视苦笑不已,没想到这关羽还挺记仇,当即反过来讽刺了众人一通!
曹震也是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关羽还有言语如此犀利的时候!当然,这都是麾下的笑闹之举,并不是真正的翻脸,曹震也没有去过多理会。
此时曹震心中却是暗想:原本以为这褚燕不会再改名张燕,此事将彻底变成一个无头公案,没想到褚燕居然还是改了姓氏。也好!如今便一并问个清楚,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随即对史阿道:
“让褚……奥,让张燕入内话!”
不多时,史阿便带着风尘仆仆的张燕进到了议事大殿,只见张燕虽然脸上有些尘土,精神状态却是不错,那一双灵动的双眼极为清澈,一见便知其虽然心思灵动,却并非是奸邪之人。
其身材并不是特别高大,却是极其的精悍,由此亦可显现出,其身手定然是极其敏捷。
张燕不管众饶打量,目不斜视的看向坐在主座上的曹震,语气恭敬的行礼道:
“罪人张燕,拜见骠骑大将军!”
众人见到张燕的态度,皆是纷纷满意的点零头,由淬可以看出,张燕对于自己以及众贼纺处境,并无不满之处!
曹震温和的对张燕道:
“快快请起!”
张燕恭敬的谢过曹震后,才直起身来,依然保持恭敬的垂手而立。
曹震见此,对其也是大为满意,继续温声问出了众人皆是好奇的问题:
“张燕!众所周知,汝此前名为褚燕,究竟是何缘由,让汝将姓氏改换成了姓张?”
张燕毫不犹豫的道:
“启禀骠骑大将军,燕本就姓张,因此,只是改回了祖宗姓氏而已!”
众人闻言,不禁恍然大悟,这才符合大汉百姓的作风。曹震更是明白了,历史上的张燕,并不是为了笼络人心、或者报答张牛角才改姓张。
因为那样与以孝治下的大汉风俗不符,容易遭人诟病,因此,以张燕的智慧,定然不会作出如此不智之举!
再者了,张燕原本在贼匪中威望便极高,张牛角已死,张燕根本不用靠改变姓氏去笼络人心!至于是报恩,更是无稽之谈,又不是将自己过继给了张牛角做子嗣,改变姓氏毫无道理。
随即,曹震又好奇的问道:
“奥?那汝之前又因何姓褚?”
张燕没有迟疑,也没有躲闪,光明磊落地道:
“燕自幼父母早亡,因此流落街头沦为了乞儿,靠着四处乞讨为生。之后被一位褚姓贼匪,将燕与许多孩童一并收拢了去,将吾等强行改了姓氏,随其姓褚。
之后便教导吾等读书识字,更是教导吾等武艺以及轻身之术,吾等原以为是碰上了好心之人,因此对其感恩戴德,皆以义父称之!
谁知那人收拢吾等,只是看中了吾等的资质,教导了两年后,便勒令吾等凭借其教导的轻身之术,去做些溜门撬锁、挖坟掘墓之事,为其敛财供其逍遥挥霍!
吾等念其收留之恩,也只得依言照做。后来那人因被仇人堵在家中杀死,连吾等亦是没有幸免,燕因为心脏生于右侧,被一剑刺中左胸没有死去,在贼人走后侥幸生还!
醒来后,见到义父以及众位兄弟皆被杀死,燕将他们尽数埋葬以后 ,便决定苦练武艺、为他们报仇!虽然义父动机不纯,可对吾等的收留教导之恩,却是不能不报!
因此,燕便一边寻找仇敌踪迹,一边苦练武艺,终于在数年前手刃了仇敌,自己也因此闯下了些名声,麾下居然聚集了数千贼匪!
当时燕身为贼匪,唯恐使得祖上蒙羞,因此,一直以褚燕自居。可如今燕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且早已还了义父恩情,因此才改回祖宗姓氏,请骠骑大将军明鉴!”
听闻张燕之言,众人纷纷对着张燕刮目相看起来,就连曾经以杀贼匪获取钱财为生的关羽,也是对张燕的恩怨分明,产生了很大的好福